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脫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脫離 (2 / 2)

何鹹一愣,問道:“我何氏若離開雒陽城,那太后姑母與皇帝呢?還有父親與叔父的後事呢?”

何白嘆道:“世間多聞新人笑,有誰在乎舊人哭?大將軍兄弟既逝,除了我等之外,又還有誰人會記得他們。而子全你們做為家族的希望,能夠平平安安的脫離事非之地,便是他們在天有靈,也會認同我的見解。”

“至於太后與皇帝,他們都是此世間最為尊貴之人,一般人誰又敢害了他們。縱然因為沒有大將軍的支援,有可能會在朝中有些囹圄,但皇帝成年之後,必與桓靈二帝一般,重掌權柄矣。”

何鹹本無多少主見,左右無法,只能同意何白的意見了,何白又道:“朝中雖有變故,但我遠征青州之事卻是大將軍生前所安排的,已經拖了許久,卻不可再拖下去。我決意即刻拔營出征,子全若是欲往北海,可速回雒陽準備,待我軍至,便可一同離去。”

何鹹大驚,問道:“走得如此匆忙?皇帝還未找到,安危尚且不知,朝庭亦還未穩,我等就遠離京師,此非人臣之道也。”

何白嘆道:“你我若不是何氏子孫,倒也不用如此,一切皆可按人臣之道行事,可是你我卻偏偏屬於與皇室極近的何氏,趟若遲了,恐有大禍矣。”何鹹大駭,只得同意何白的安排,又重新與張璋回城去了。

何鹹前腳剛走,何白就下令全軍拔營,準備出征。有夕陽亭百姓聞知訊息,請耆老前來營中拜問主君的動向,何白告知耆老們自已將要出征青州一事。耆老們聽聞,一直表示請何白稍等半日,待夕陽亭百姓再度犒勞大軍之後,明早再上路不遲。

何白想要將下軍全軍帶走,可不想平白被董卓奪了去,需得乘其沒有掌控大權之前離開。不然的話,等一切安定之後,董卓再以朝庭之名制止自已的出征,自已還真不能將下軍全部帶走。對於夕陽亭百姓的熱情,何白只能是感謝了。

只是何白身為夕陽亭侯,曾對於夕陽亭百姓徵收了不少稅金,心中一時不忍,暗對耆老們說道:“京師近年恐有兵災四起,再居京師只怕身陷戰火。若是爾等有心,荊州是躲避戰火的好地方。”

耆老們得此訊息後,頓時對何白千恩萬謝,何白身為朝庭官員,想必訊息不差,於是匆匆離營而去。等何白領軍準備出發之際,耆老們卻又領著數百青壯到來軍前,拜道:

“主君大仁大義,能提前告知小民們京師將有大災來臨,讓小民們有了避災之法,小民們感激不盡。然而小民們勢單力微,前路渺茫,深恐欲逃無路也。因此特聚得亭中六百名青壯,追隨侍奉主君左右,也好乘機避災,不失我夕陽亭百姓之血脈也。還望主君不棄,收下這些淳樸的赤子。”

何白聽後,心中萬分感嘆,短短時間內,就能讓夕陽亭百姓做此託孤相隨的決定,可謂十分的不易。同時也證明何白深受夕陽亭百姓的信任與敬重。歷史中有新野十萬百姓追隨劉備,如今有夕陽亭百姓託孤相隨,何白也有了一絲仁德主君的形像了。

何白一軍萬餘人,浩浩蕩蕩的向東開去,因為軍中多馬,又有大車運輸輜重,加上京師左近的道路寬大,所以行軍的速度很快,不到下午五點,就來到了洛陽西門。何白望見城門大開,城頭並無士兵值守,於是令人前往哨探,大軍則繞南城而走。

不多時,就有探騎回報稟道:“城中並無士卒守衛,詢問城中百姓,聽聞似乎是皇宮火起,士卒皆去救火去了。”

何白想了想,按歷史所載,應該是十常侍帶著劉辨與劉協逃出了皇宮,向北跑了。而城中計程車兵們則被百官們領著向北追尋去了。誰又能想到平日裡戒備深嚴的京師雒陽,會在今日成為無兵守衛的空城。

來到南城開陽門,此門最近大將軍府,只見何鹹領著張璋在開陽門前等侯著,卻不見何進的其他子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