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有七、八名族長大豪紛紛拱手立起阻止叫道,神情頗為激動,似乎剛才何白說了什麼讓人義憤之事。何白不由大為不解,這分派糧食土地的大好事,竟然還有不同意的。
何白拱手笑道:“哦?不知幾位族長大賢對何白方才的安排有何不同見解?”
一名粗豪的鄉間大豪拱手叫道:“都尉大人,您遠在太原,不知這郭賊的底細。郭賊本是他郡之人,自來本縣之後,便以強權嗜殺來挾裹百姓為賊,不從者殺無赦。因此,縣中良善除我等外,大部盡沒,降賊的無不是甘心為賊,便是手染鮮血的兇徒。都尉大人不分好歹,一併化賊為民,豈不讓降賊之人心存僥倖。賊來降賊,官來降官,心存二意,不忠不義,豈不將都鄉的民風徹底敗壞。”
何白一愣,此言說得也對,不管是哪個時代的人都最恨牆頭草。或許從賊之初還是好人,但從賊之後,為了自己活命,便不斷的慘殺他人。
就如後來的李自成張獻忠等輩,殺人無數還振振有詞,只以當初他人對自己的迫害為由,肆意濫殺無辜,不管是官是民,是貴是賤,是好是壞,全部大殺一通。對於國家的破壞之大,比之滿清更甚。若不然也不會被對其徹底失望的各階人民統一拋棄,反而迎來異族統治中國。
如果說吳三桂是開門迎盜的大漢奸,那李自成與張獻忠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大罪人,雖九死不可恕其罪。特別是降而復叛,叛而復降的張獻忠,徹底打消了明廷對降賊的信任,使南明朝廷的抗清戰線始終沒有達到統一,被滿清輕取了天下。
何白想到此歷史教訓,不由問道:“哦,不知你有何法?可讓俘賊不得反覆?”
那名大豪拱手叫道:“當初皇甫左將軍便做得極好,只要將他們全部斬盡殺絕了,並重賞一意為國抗賊的良民,賞善懲惡,那就沒有此事發生了。”
何白倒抽一口冷氣,當初鎮壓黃巾起義的皇甫嵩與朱儁二將,一舉屠殺了上百萬的黃巾賊人,使得波及全國的黃巾起義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便徹底的鎮壓下去。相對於後來的明軍鎮壓農民起義,不剿還好,越剿越強,的確是英明神武了許多。不過大屠殺!??何白可沒這麼狠吶。
於是何白搖搖頭道:“降而後殺,乃為將者之大忌也,我萬萬不能行此惡事。再說墮落為賊也非他們的本願,除罪大惡極之人外,其他人還是照我原定的想法,將每名俘賊的左足割殘,讓其行動不便,卻又不太影響日常的生活勞作,最多再斬下他們的左手拇指,讓其不能握矛張弓,卻還能運用鋤頭。就這樣吧……”
“不可,不可……”那名大豪立即出言反對,同時更有其他的族長大豪紛紛出言反對。眾人七嘴八舌的,紛紛勸說何白改變主意,只是不同意與降賊比鄰而居。何白把眼望向邱、尹二族長,不想此二人竟裝縮頭烏龜了,明顯不想為何白分擔來自同縣鄉黨的壓力。
何白被吵的頭昏腦脹,有心發怒,以官威壓人,卻又恐失了風度。正尋思眾人為何一意要屠殺俘賊,一縣若沒有大量的人口種地,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本地的發展都有所不利。
難道是這些人鼠目寸光之故?還是說身份地位使然?他們的身份是什麼?當地的土豪!土豪最想要的是什麼?是土地,能使家族快速發展壯大的大量土地。何白又想到了在汾水之戰後與太原太守瓜分無主之地一事,頓時明白了些什麼。
這群土豪一意的要消滅俘賊,不可能只是恐懼賊人反覆一項,說不定還與吞併大量無主土地有關。現在的都鄉沒有官員,文書冊籍一概都無,而自己又是他郡武官,不可能待得太久,此正是瓜分無主土地的大好時機。若是被萬餘賊人分去許多,那眾人豈不大虧。
有比繳獲還要更大的好處竟不告訴自己,還虧自己滅了郭大賢,救了你們一縣之人。何白明瞭了這群土豪暗中之意,心中的怒氣更大,但面上卻微笑的說道:“你們實在不願與他們比鄰而居,那也罷了。如今太原郡地廣民稀,荒地頗多,我就將他們罰作農奴,為我大軍耕作軍糧好了。”
眾族長大豪這才平復了怒氣,紛紛讚道:“都尉大人英明神武,有都尉大人親自看守他們,必叫他們不敢再度為惡了。”
何白搖搖手道:“好了,不要再奉承我了,我何白有幾斤幾兩還是清楚的。對了,你等還不知我為何從太原郡遠來常山國剿賊吧。”
邱同遲疑的問道:“難道都尉大人不是奉朝庭之令?”
何白搖搖頭道:“不是,我是為報私仇而來。”說著,把黑山賊劫掠了自已送予遼西公孫氏的聘禮一事說出,眾族長大豪立時共同義憤填膺的大罵黑山賊。何白自然不會告訴他們,這是自已栽髒黑山賊的計策。於是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