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九十六章 交接赴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六章 交接赴任 (1 / 2)

只是這三個職位,太守秩二千石,為一鎮小諸侯,差不多等於後世的市高官兼市長,有時還兼任軍分割槽司令員,討董之戰時的諸侯們,大都是一郡太守職。若按何白最初的想法,太守差不多就是何白的目標了。

而且何白此時在中山有不小的勢力與聲望,直接去中山國上任,可說是水到渠成,郡中決無半點反對的意見發出。然而自與羅培定未來發展的方向後,這太守之職似乎沒什麼吸引力了。若是自已有了人望,一年後就算是以兵勢強奪中山太守之位,那也是輕而易舉的。此時倒也不太需要了。

騎都尉一職,屬光祿勳,秩比二千石,掌監羽林騎,無定員。地方上的騎都尉與何白此時的郡都尉相同,只是稱呼不同。但雒陽城掌監羽林騎的騎都尉在品級上則比郡都尉要高上半級,只是,卻是無多少實權在手的騎都尉。

羽林騎在以前時,還從漢陽、隴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的良家子中召募。現在麼,多是混飯吃的南北二軍軍官的子弟充任,爭強好鬥還行,上陣作戰絕對不行。所以出任騎都尉,好的話,會有兩、三百騎不聽話不聽管的兵員,不好的話,就是一個光棍司令。

何進想徵召自已為騎都尉,想來是袁紹看了丁原的書信,說了何白有意投效袁紹之後,特向何進舉薦的。出任此職倒也不是不行,但何白現在卻不想讓人認為自已只是一名武夫而已。在東漢末年,純粹的武夫,可不太討人喜歡。

議郎一職,同屬光祿勳,秩比六百石,職責為顧問應對,沒有實職實權實管,只是一個空頭官名。單看俸祿的話,要比太守、騎都尉差了小半。再看權責,更是一介閒官。在雒陽當任此職的,聽說有千人之多。

但其卻是文官中的顯官,只要有能力,有聲望的議郎,大都會兼領其他官職,如議郎兼領典軍校尉的曹操。或者會外派成為一郡太守,如長沙太守孫堅。名望高的更會成為一州刺史,如幷州刺史丁原、從前的幽州刺史陶謙。

因此,議郎看著好似沒什麼,卻是最鍛鍊人的交際能力、個人學識與自我能力的好職務,而且勝在清閒。這是劉虞聽說何白想要到雒陽求學,而特地向朝庭專門舉薦的。

說來何白自到東漢後,最為感謝的人有三,一為獵人大叔,對已有活命之恩。二是公孫越,因為他的舉薦,使自已一步跨過了低層武官的歷練,不用從士兵做起,到達了佐軍侯這一等級。三是劉虞,因為他的多番舉薦,使自已沒能受到他人的打壓,輕鬆的跨過對寒門子弟的制約,達到比二千石的高度,從而有了更寬廣的舞臺。

此時,劉虞的再次舉薦又深合何白之意,何白自然不會反對自已的恩主,一口就向王壽應下了議郎之職。弄得王壽大為錯愕,本以為何白會應下中山太守之職呢。

何白只得向王壽解釋道,非是自已不願到中山國去任太守一職,而是去年才剛剛攻打了黑山賊,今年就去中山國就任,指不定疑心的黑山賊會突然暴亂起來。朝庭在無大軍支援的情況下,還是暫時與黑山賊保持和睦為好。等討平河東的白波賊後,有了多餘的機動兵力後再說。

第二日一早,使者王壽在何白與太原太守的送別之下,返回雒陽城覆命去了。太原太守嘆道:“天明此番前往雒陽去,又有劉皇叔的關照,只怕前途不可限量矣。老夫卻老矣,也不知還有與天明再會的一日。”

太原太守本名程奐,是揚州廬江郡的小世族出身,已有五十五歲的年紀了。為官多年,對於官場之事極為清楚,執政能力不弱,雖然貪了一點,但名聲還好,十分注重民生一事,只是對軍事不擅。就是因為個人家世的原因,從四十多歲起,就在太守一職上蹉跎許久,平調了三郡之地,也無高升的機會。所以程奐已有告老之意了。

何白笑拜道:“程公春秋正盛,何來言老。就算是再正官場廝混二十年,也不再話下。”

程奐擺擺手道:“天明莫要抬舉我了,我已將臨湖程氏的家門抬到二千石的地步,而且家業廣置,超過六千頃,年入數千萬錢,雖不及天明遠甚,卻已然對得起列祖列宗了。趟若還不知足,說不準就有大禍臨頭的一日。天明你也小心才是,你才為官數年,就有數萬頃以上的田產,投附百姓數萬之多,家財更有十數億。短時或者無事,時日一長,必有人忌。”

何白聞言深深的拜謝程奐,程奐所說可算是苦口良言啊。在太原郡就不說了,單就常山、中山兩郡,田產就佔據了兩郡的十一縣之地。雖然多屬無主之地,也渡讓了不少地給當地的土豪世家,但自已的發家之速,田產之廣,還是會遭人所忌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