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最重要之事,何白也並未忘記,便是尋找郭大賢的下落。當得知成齊所追殺之人便是郭大賢時,何白又親領五十騎尋跡窮追而去。
郭大賢一路慌不擇路,原本是想逃回都鄉城的,城中尚有守兵兩百人,南行唐也還有披甲精卒千人,兩縣之交也還有輔兵千餘人。只要待得其他黑山賊部緩過神來,何白的太原郡兵不退也得退了,不然便是全軍覆沒的下場。然而,郭大賢卻於慌亂之中,尋錯了路徑,望著西面的太行山逃去。
正於避靜處養病的馬雪兒,聽見護衛隊的隊率傳回訊息,有兩騎快馬朝著此方急速奔來,也許是何白的報捷傳騎回來了。馬雪兒聞訊大喜,疲累的病體宛若全愈一般,立即一躍而起,飛身上馬,領兵朝著快騎迎去。
行不出半里地,便聽見成齊遠遠的大叫道:“雪夫人注意,那人便是郭大賢賊子,切莫放過他了。”
馬雪兒一聽,頓時柳眉直豎,火冒三丈,取出掛於馬鞍上的新月眉尖刀,便拍馬舞刀的直取郭大賢。郭大賢遠遠的望見是馬雪兒到來,那裡不知是何情況,立即明瞭所有之事了。不由長嘆一聲,挺矛望著馬雪兒就刺。
只是當馬雪兒不管不顧的一刀劈來時,郭大賢手中的長矛卻突然落地,伸頭迎向了馬雪兒的快刀。只見刀光一閃,人頭頓時落地。
大仇得報的馬雪兒呆愣愣地望著地上郭大堅,又名郭堅的人頭,心中不知是何滋味。喜也不是,悲也不是,反正心中五味俱雜,難以說得清楚。
等何白匆匆追來時,馬雪兒一頭扎進何白的懷中,大哭了起來,直哭得梨花帶雨,好不傷心。何白無奈,只得好言的寬慰,一直等到馬雪兒哭累了,又沉沉的睡去,方才作罷。
何白又命護兵用擔架抬著馬雪兒,一路朝著邱、尹二氏的塢堡行去。只見賊人已大部收降完畢,邱、尹二氏的族長在李平的帶領下,前來拜見何白。
“老朽邱同、尹原拜見都尉大人,都尉大人用兵如神,跳梁郭賊一鼓旋滅,救我邱、尹二氏於水火之中,老朽二人萬般感激。還望都尉大人能夠移步塢中,略飲一樽薄酒,以表我邱、尹二氏的感激之心。”
昨日若是冒然的前來向此二族求助,未必能有此時這般的感激,說不定還怪何白引來郭大賢的攻堡賊軍呢。現在這般正好。何白也不託大,下馬上前扶起了二族長,笑道:“俗語云,乘熱打鐵,郭賊既滅,當奪取都鄉、南行唐二城迴歸朝庭治下為上。這酒,何白就不喝了,還是奪城去罷。”
邱、尹二氏族長連連點頭讚道:“都尉大人所言甚是,老朽二人馬上前去召集族中的壯士,一起陪同都尉大人奪下都鄉城。”
之前的守塢戰中,邱氏死傷了近百人,尹氏倒是一人未傷。於是除了守堡之人外,邱氏出了一百五十人,尹氏出了二百五十人,由族中子弟帶領著,一併隨著何白前去攻取都鄉城。
都鄉城城大兵少,又見郭大賢的人頭被懸於長杆之上,頓時大亂。就在城中賊人彷徨之際,邱氏子弟邱會、尹氏子弟尹離雙雙出馬,飛馬奔至城下八十步外,引弓朝著城頭射去。每發一箭必中一人,連射三、四人後,賊人驚懼非常,無有膽敢抬頭的。又見官兵眾多,逼迫大甚,城中又無人敢出頭,無奈之下,只得開啟城門,伏地投降。
何白引大軍進入城中,先派兵收繳了賊人的兵器,又佔據了城中的要點後,方才安心的在縣衙之中安坐下來。邱會與尹離二人立即拜於何白案前,叫道:“小人邱會、尹離略懂武藝,稍擅弓馬,見都尉大人神勇無雙,心甚慕之,願拜都尉大人為主,以效犬馬之勞,還望都尉大人收納。”
先前見二人在大軍之前賣弄自已的箭術,何白就知此二人有投效之意。果不其然,剛剛入城不久,這二人就拜在了何白的前面。名將雖好,卻難以得到。而軍中的中下級軍官,對何白來說,也是多多益善,來者不拒。
何白立時歡喜的扶起二人,任命二人暫為帳前吏,於左右扈從,待明確二人的能力後,再行安排職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