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六十九章 謀算黑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九章 謀算黑山 (1 / 2)

十一月初,太行山井徑關,在《呂氏春秋》中說:“天下九塞,井徑其一。”這井陘關當地人也叫土門關。

井陘關,自古為冀州與幷州的必經之道,東扼滹水,控守燕趙之疆土。其西南萬峰插天,羊腸一線。誠東西之咽喉,而往來之衝要也。

早在秦時就為關隘,屯兵宿戌,幾與潼關、蒲坂等險關要地同級別。巨大的治河在旁流過,這裡亦是漢初韓信背水一戰的著名戰役地點。

一條秦時修的馳道通關而過,馳道多年未經大修,已見破爛。這條馳道最寬處,也不過是能容納五輛馬車並車而行。而且馳道的兩旁都是高矮不一,又連綿不絕直通遠方的大小山丘。

如果不是這條馳道上平鋪著大小一樣的石塊,以及這石塊又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磨損,不知情的一定會以為在是一條深山荒道。幸好坐地收取關稅的每任常山王都對其有過整修,倒是還能行車。

只是現在的常山王劉嵩日子過得不甚好了,常山國中大部縣城都被黑山賊所控制,北有張雷公、李大目、郭太賢、孫輕、黃龍、綠城等部盤據,東有王當,南有張燕、杜長、左校、左髭丈八等部窺視,讓常山王劉嵩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可是常山王劉嵩在黃巾之亂時有過一次棄國而逃的罪責,好不容易得皇帝與朝庭的諒解,可不敢再度棄國而逃了。只能膽驚受怕的坐困國中,希望黑山賊不要再度鬧將起來。幸好以張燕為首的黑山賊近年來還算老實,常山王劉嵩這才好生的做自已這一國之主來。

“報……大王,大事不好了。”一名官吏慌慌張張的奔來,正在常山國元氏城王宮之中,觀賞歌舞的常山王劉嵩立即一個條件反射般的跳起,悶聲不啃的提起衣襟轉身就逃。

那名官吏好似早知劉嵩的舉動,見怪不怪,於是大叫止住劉嵩道:“大王,不是黑山賊做亂,是黑山賊劫了太原都尉送予遼西降虜校尉公孫氏家的三百萬錢聘禮。”

常山王劉嵩聽見後,立即止住了逃跑的步伐,轉過身來慢悠悠的踱回王座坐下,方才罵道:“國相,日後報事切莫大驚小怪的,不然成何體統,哪裡有一國國相的威嚴,平白失了朝庭的顏面。唔,此事自有太原都尉尋黑山賊理論去,或者上奏朝庭,卻幹寡人何事。”

常山國相連忙深呼吸幾口大氣,平息了氣息後,方才拜道:“大王,太原都尉何白屬吏於宮外吵鬧,言說在透過井徑關時,曾向大王被迫交納了商賈方才交納的通關商稅二十萬錢,理應在常山國境內得到大王的庇佑。然而其卻在方離蒲吾縣城後不久,便遭至黑山賊的劫掠,財貨被一劫而空,就是人員也傷亡不少。所以……”

原來,常山國內的大部城池被黑山賊所佔據,常山王在失去大部的稅收之後,於是對國內唯一一條時斷時續的商業要道課以重稅。縱然是何白送予公孫瓚,迎娶公孫玲瓏的聘禮,不屬於正常的商業往來,也被常山王劉嵩收取了重稅。

常山王劉嵩不奈煩的揮揮手道:“區區一名郡都尉,理他作甚,打發走便是。”

常山國相連忙拱手拜道:“使不得啊,使不得……”

常山王劉嵩奇怪的問道:“這如何使不得?難道這何白的家世寡人還得罪不起了?”

“非也,非也。”常山國相搖搖頭道:“這何白不過一區區武夫,家世貧寒,有何得罪不起的。只是這何白乃是太原都尉,我常山國三面皆遭黑山賊所困,獨西面幷州安全。日後萬一這黑山賊有變,太原將是大王唯一的退身之地。大王不可不好生的結交這太原都尉何白。此是其一也。”

常山王劉嵩一凜,不由點了點頭。這何白手握太原郡郡兵,若有何白在幷州引兵接應,自已後日也可安全一些。若是何白使壞,斷了去往太原之道,那便不太好了。於是出言問道:“其二是什麼?”

“其屬吏言說,除過井徑關時,被大王及麾下部屬官吏得知了其有三百萬錢的鉅額聘禮外,並無他人知曉。然而馬隊卻在蒲吾城外便遭劫掠,這時間太過巧合,所以其懷疑……”

常山王劉嵩一愣,不久便暴怒的跳起罵道:“何白匹夫,其是何意?其是何意?這下賤的婢生子,難道還以為寡人會命人去做此等劫掠良善的惡行麼?寡人要上奏朝庭,上奏皇帝,請皇帝重重的治這婢生子犯我劉氏皇族名譽的大罪,要誅滅他三族……”

等常山王劉嵩發洩完怒火之後,埋頭低伏的常山國相這才稟道:“那何白早派出了十數人四處侯命,言說大王不肯陪償其的損失,便將此事通傳天下,好教天下人都知大王在常山國的惡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