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白叫道:“丘力居在我瀕死之際救了我,何白非不知忠義之人,怎能對此大恩無動於衷。本來聽說烏桓諸部降伏了大漢,心中甚喜,這才勉強的留在其部。不想才過數月,漁陽張舉、張純二賊反叛大漢,烏桓諸部又被挑動的反叛起來。何白身為漢人,心中十分苦悶,只能尋機逃離了丘力居部,回到漢地。”
公孫瓚問道:“哦,原來你此行回來漢地,是欲要相助我軍攻擊叛軍了?”
何白穿上衣服盔甲,拱手叫道:“非也,丘力居對我何白有大恩義,更曾以親女許之。何白因他反叛大漢,這才不願為其效命,是以也不願與其為敵。只能來此肯求公孫太守,消我通緝之令,讓我能夠返回漢地尋找一地隱居為民。”
公孫瓚上下看了看何白,忽的哈哈大笑,說道:“難得見到你如此深明大義之人,我公孫伯珪如何不應。只要你何白不與叛軍一同叛漢,此戰過後,我就赦免了你的罪行,追回通緝令便是。”
何白拜謝道:“多謝公孫太守,何白後會有期。”在眾白馬義從不捨的目光之中,何白拱手一一作別,轉身拍馬而走。
何白一行又轉道西北方向十里之外的叛軍大營,張舉、張純的叛軍在挾裹了漁陽郡大量的青壯之後,從最初的九千餘人,到現在的十萬餘人,可謂聲勢浩大。而烏桓聯軍卻只有四萬餘騎。
不過從戰力上來看,漢人叛軍遠不如烏桓聯軍的戰力。但從單個力量來看,就算是烏桓最強的丘力居部也比不過張舉、張純的勢力。所以此次反叛,還是以身為漢人的張舉、張純二人為主。
只見十餘萬眾的胡漢叛軍營壘東一簇,西一群,可謂涇渭分明。看來兩軍雖然同時叛漢,可也不是上下一致,親密無間啊,難怪會在不久之後被漢軍大敗。
何白來到烏桓聯軍的大營前,向烏桓軍哨探說明情況,又請丘力居前來說話。不久後,從大營中奔出了十數騎,只見丘力居神采飛揚的領著二十餘個各部烏桓大人,遠遠的丘力居就大笑叫道:“有賢婿前來相助,老夫破漢軍必也。”
見丘力居奔至,何白拱手叫道:“還請岳丈大人見諒,可鎖兒部己滅。何白此行不是來相助岳丈的,而是想向岳丈大人辭行的。”
丘力居一驚,連忙收住了戰馬,驚疑不定的問道:“賢婿此言又是何意?”
何白拱手說道:“何白當初之所以同意降伏岳丈,那是在岳丈降伏了漢庭的基礎上的。何白幫助岳丈就等於幫助大漢。然而岳丈卻在數月之後,又再度的反叛了大漢,何白身為漢人,心中十分苦悶。不得已,只能拜辭岳丈,何白要重歸漢地了。”
丘力居一驚,頓時勃然大怒,喝道:“何白,你不過一介無名漢將,老夫救你性命,又將親女許之,更送你八百落部眾,讓你如同一部烏桓大人一般。你說,老夫待你之厚,古今有幾人能夠做到,你現在竟然會以區區漢人的身份,就與老夫分道揚鑣。你……你……氣煞老夫了……”
何白聽了,那比城牆還要皮厚的老臉也不由陣陣的發燒,在烏桓人眼裡看來,自已的確太過不忠不義了。不過中原漢土大好的河山正等著自已未來去爭奪,這區區的烏桓之地還真留不下自己。更何況還是跟人家做打工仔,而不是自己當老闆。
何白翻身下馬,雙膝跪地,叩頭叫道:“岳丈大人,如果岳丈大人肯為何白就此退兵,不再反叛侵攻大漢,何白願意為岳丈大人一統烏桓,北伐鮮卑,助岳丈大人征服大漠,揚名後世如何?”
何白之言頓讓其他人為之側目不己,有人陰陽怪氣的說道:“丘力居大人好大的野心啊,不僅是想成為我遼西烏丸人的盟主,更想成為我遼西烏丸人的單于啊。北伐鮮卑?征服大漠?呵呵,此言若被鮮卑的和連大單于知曉,不知他會如何對待你部啊?”
丘力居老臉血紅,忙解說道:“丘為居哪有此等野心,諸位大人切莫信這漢奴之言。”說罷上前一鞭向何白抽去,喝罵道:“你這漢奴,竟敢挑起我部與遼西諸部的矛盾,你為了大漢,可真做的出啊,滾,滾,老夫從此再沒有你這女婿。還有,把阿諾娃給我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