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說道:“每一屆競標的時候,最終都是姚支書的幾個親戚價格最高。正常情況下,30萬就可以競標成功。這30萬,相當於買下水庫三年的經營權。這個錢,也會由村部按人頭髮給村民。
所以,對於村民來說,競標價格越貴越好。
每次競標,大家都會參與。
後來姚書記定了規矩,為了避免大家亂轟抬價格,要驗資。驗資也簡單,就是競標前一天,想要參與競標的人都報名,然後把手機銀行調出來,給村部的人看一眼,確定一下帳戶餘額有多少錢。
驗完了以後,第二天大家一起參與競標。
價格往往會轟抬到一個比較高的價格。
比如,大部分人都會準備二三十萬的資金來參與競標。
一旦喊價超出30萬,大部分人帳戶餘額不夠,就沒有資格再喊了。
這些沒有資格再喊的人,直接就淘汰了。
剩下的人繼續喊,這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姚支書的人。
他們甚至會直接把價格哄抬到七八十萬。
大家覺得沒有搞頭,就不會再叫價。
然後,這些喊價七八十萬的,會選擇放棄。放棄了以後,就會由比他們喊價低的人得到水庫的承包權。”
“如果是這樣,我們就和他們競價。我們競價不選擇放棄,不就能得到水庫的承包權了?”陸逸川說。
二哥嘆氣:“沒有這樣簡單的,以前也有人這樣想過,但是私底下會被姚支書勸退。”
“就沒有倔犟的,不接受勸退的?”陸逸川問。
二哥又嘆氣:“姚支書是個笑面虎,綿裡藏針的。誰家沒有事呢?村裡老人的醫保,孩子入伍等等,需要出具證明的,都得找村部,找支書。
得罪了他,連個證明都打不到,也是麻煩的。現在村裡年輕人都要去外面工作,動不動就需要村委出具證明,要是被卡了,也影響孩子。
再一個,姚支書也擅長畫餅,勸退別人的時候,總會許諾一些好處,至於後期兌不兌現,就看這家人的本事了。”
“合理的證明,支書敢卡?不能舉報嗎?”
“舉報有什麼用?前年精準扶貧,姚支書把原本應該給五保戶劉叔蓋房子的名額給了他姘頭的爸爸。
劉叔一個孤寡老人,家裡一棟土磚屋,一下雨就漏,隨時都可能塌,沒被扶貧。
那姘頭的爸爸,有兒有女,兒子還有小車,反而被精準扶貧了,蓋了一棟三層的小樓。
後來劉叔的堂侄看不下去,去上訪。你猜結果怎麼樣?”
“怎麼樣?”陸逸川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