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雲忙到:“不要惹了是非。”
得到的只是常沁詩銀鈴般的笑聲,至於小姑娘怎麼想的,行雲根本無從得知。
其實早在行雲來這之前,這些年輕人便聚在了一起,畢竟機會難得,這些人代表了十大門派乃至江湖的未來,平日裡可能有幾個人互相認識,但也只是極少,趁此機會熟悉熟悉,也是美事,今日點蒼青城一前一後的到來,算是湊齊了人。
年輕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爭勝之心,名門弟子更是如此,雖然說門規森嚴,但是處於武林的頂端的這些年輕人自然也對這些與自己齊名的同輩有些比較之心。
再加今日青城派到來,其中更有親歷天山之變而名聞江湖的新秀行雲,自是有些好奇。
”對了,當日我們在肅州見面,你那時就已經知道天山正在往回趕吧,真小氣,也不告訴我!“常沁詩突然埋怨到,不過還沒等行雲解釋,便撲哧一笑到,“不用在意,我可沒有那麼小心眼。”
三人雖然沒有運用輕功,但是所行甚速,說笑間便是出了別院,遠遠望見一群年輕人圍在半山亭中,僧道俗俱全,其中行雲認識的便有垣晴與陳默。
見常家兄妹與行雲趕來,垣晴當先笑到:“肅州一別,今日又見到雲師弟了。”
=================================
從這章起,進入嵩山再盟部分,呵呵。
小透一下,順便說明:
嵩山之盟是本書的重點,而且這個會盟在本書中不是隻開一次那麼簡單,可以說每次的嵩山之盟都是江湖割據發展的轉折點,在仗劍系列中亦是如此,嵩山之盟是維持這個江湖穩定的關鍵。
而行雲因為所處地位的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劇情發展,行雲的地位自然會隨之改變,就好似行雲剛出場時與現在的地位不同一樣),對於他來說,參與的程度也就不同,也就是說本次嵩山之盟,行雲不可能過多的參與進去(指決策與內幕),因為他的地位不夠。
所以這次的嵩山之盟,俺有的地方會寫的簡單些,原因是以上所述。就好比這章的崑崙派掌門拜訪,行雲便不知道他們與自己的師祖說了些什麼,也不太關心,這對於行雲目前的地位和心態來說是正常的。
行雲在不同的地位下接觸到的資訊程度不可能相同,在現在,行雲的武功再好,一個青城派的行字輩弟子也不可能參與或者得知整個江湖最高層的會談內容。
只有日後他再提高了自己的地位並且轉換心態,才可以參與進來。所以現在行雲更多的是與他同輩的年輕人接觸。
以上為俺的思路,提前說明一下,免的大家覺得在描寫本次嵩山之盟的決策過程上過於簡單,呵呵。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