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們開口便要了整個安樂谷,宗主也自然要看看他們有沒有那價值才能做下決定。”
行雲和秦百程聞言自是認同。三人再說上幾句,隨即散了休息。
便如此,一夜過去。
轉日上路,那韓庸就似往常一般與徐安國行在一起,行雲自也不去尋他說話,一行人便這麼朝嵩山趕去。
時日匆匆。轉眼到了第三日清晨,此時已進了河南地界,一行人又快馬加鞭,終於在城門關閉之前趕到了懷慶城下,只等住宿一晚,轉天便可迴轉嵩山。
這一次在外幾近一月,朝劍門下都已露想念之情,這些只從路上的言語舉止中,便可察覺,朝劍門如此。到不是邊家地招呼不周,也非是耐不得路途辛苦。而是心急那嵩山建設。
這些萬劍宗的門下,自幼便是聽父母師長教誨,都盼著有朝一日能重回嵩山,如今事已成真,更是恨不得親手參與本院建設。
行雲一路聽了看了,對答應韓庸的條件,心下更有把握。
不過入城在既,行雲卻被一樣東西吸引了住。
“這個標記看起來到是眼熟的很。”
行雲心下微是一怔,就見那城門旁的城牆上,距地二尺,竟是被人刻了一柄小劍!
要是常人看到,只會認為是誰家孩童的嬉鬧之做,可行雲見那小劍的劍尖指了正南方面,心下卻是一動,暗到:“這莫非是那日在崆峒山上,焉姑娘所說的聯絡標記?
指南則西,也就是說,師弟他人在城西?”
行雲面上雖仍是不露聲色,可心裡卻有些放不下了,不禁暗到:“這標記出現在這裡,究竟是什麼意思?莫非行君他遇到什麼麻煩了,要來尋我相助不成?”
如今行君的身旁便只有水仙和焉以謝這兩人在,水仙有時還要外出奔走,如此一來,行君身邊的守衛實力就更顯地薄弱。
“焉姑娘曾是說過,師弟他們是不出河南地界的,如今標記留在這裡,正是我由太原回嵩山,踏進河南地界地第一座城,也就是說他們希望我一進河南便看到!那隻能說他們很急!
也不知道這標記留了幾天!可莫要耽誤了才好!”
一想到可能是行君出了事,行雲的心下更是焦慮開來。
便在此時,行雲就覺得一旁的焉清涵望了過來,顯然她也是有了發現。
此刻耳目眾多,行雲只好耐了性子,帶著眾人住進城裡的客棧,著韓庸將那些朝劍門下安排妥當,隨即便是脫身,尋了到秦百程和焉清涵問到:“焉姑娘可知那標記是什麼意思?莫非行君出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