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仗劍訣> 第24卷【四戰明非】奮力激起遮天雨(二八七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卷【四戰明非】奮力激起遮天雨(二八七章) (2 / 2)

那邊明非先沒有停了下話,而是又繼續說到:“朋友莫要嫌明非羅嗦,如果朋友再沒有其他高妙的劍法,那今日之戰,就是再多戰上幾場,也是無用,劍法的品級差別並不是如此簡單就可逾越。”

行雲可聽了這話,心下不甚舒服,本想反駁他:“劍法好壞不過是看使用的人,劍法是死,人卻是活。”

但仔細一想,自己處處受了制約,這劍法的原因卻也在其中,如果自己現在可以使用清風驟雨一十六式,那結果也不會像現在的這般束手無策了

不過行雲的表情仍是不太信服,明非先生見了,笑到:“這話乃是明非師尊所講,很多人並不承認劍法品級的差別,總要說在高手手中,拈花亦可傷人,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高手自然可以拈花傷人,但是與他鋼鐵,則威力更甚!所以那花與鋼鐵仍然是有差距。

劍法之所以被稱為劍法,重要的在那一個法字,有人簡單的歸為用劍之方法,卻是有些偏駁,如果僅僅用劍的方法既是劍法,那有一人拿劍隨便揮舞,是否也叫劍法?舉凡是人,就會直刺橫掃,可那能稱這神州遍地行走的都是劍客嗎?

所以說這劍法之法,在於他絕非容易創造,那法是法度,是規矩。

何為劍法?這一直刺,應該如何直刺?如何判斷?如何發力?如何控制?如何變化?這便是劍法之不同,也是劍法之法的體現。

朋友所用之奔雷劍法中有一招叫千里奔雷,那被朋友誅殺了的萬馬堂狂沙劍法中也有一招叫大漠孤煙,其實這兩式都是直刺的一劍,可卻大相徑庭,這是為何?這便是劍法。

劍法是多少人總結出來,在其所知之下,能達到的最佳方法,也是最是有效的方法。所以說如果對手與自己的水平相等,而劍法上差了品級,那就難再勝了對方,臨時破敵,便如臨陣造劍,哪有可能?”

行雲聽了那明非先生地一席長談。也在思索其中意味,可想了許久,終是忍不住問到:“你為何與我講這些?不要忘了,你我還在戰中,我更非是你的朋友。”

明非先生聽了行雲的疑問,笑到:“朋友你在常德和太原之義舉,明非著實佩服,對於如此正義之士。明非如能在武功一道上對你有所助益,心下高興還是來不及,又怎會藏拙?

我師父他老人家也常與我說,武林正道繁盛,乃是天大的好事,如能時刻為這正道添磚加瓦。便是說出些許心得又有何防?是否朋友不過是你我之事,而多一份正義之力卻是這江湖之大幸事,與之相比,你我的關係不過是滴水之謂滄海。”

行雲聽的不禁有些愕然,明非先生這一番話,要是行雲以前聽了,恐怕會立刻贊同,為武林正道添磚加瓦,仗劍江湖,懲惡揚善。何等的痛快?

但是如今聽了,心下卻是感到說不出的怪異。眼看明非先生那表情之上絕無絲毫做作,站在那裡。明月之下,更增正氣凜然,怎看,都當是是其真心所語,行雲心下暗到:“那些所謂正道地名門大派現在正在做什麼,他難道真的看不出麼?德皇也看不出來麼?還是他們真的善良到了迂腐?竟然來講什麼正道繁盛?就因為那些所謂正道太過繁盛,才將這江湖弄的人人自危,多少惡事被他們在背後做了又無人知道?甚至還被扣了邪派的黑鍋?安樂谷中那些山民又都是從哪裡來的?這德皇莫非善到極了?還是作戲?”

行雲方是想到了這裡。就聽那不遠處地官道上竟然隱有破空聲傳來,對面的明非先生亦是側目望去。便見一個人影正飛奔而來。

“慧劍?”

待到那人影漸近,行雲終是看的清了,竟然是自己在半路上遇到的慧劍。

“想不到他竟然跟了幾百里路的跟到了這裡?”

當時的慧劍和慧樹見到了行雲他們二人如此飛奔,當下就跟了下去,可畢竟這二人的武功與現在的行雲和明非先生比起來,要差上不少,尤其是慧樹,更是還不及慧劍,見自己連師兄也是追之不上,所以在半路上便是迴轉了少林,而慧劍則是一路追了下來。

行雲他們走的是官道,雖然早不見了他二人的蹤影,卻還是有個方向可追,再加行雲和明非先生二人如此賓士,太過顯眼,所以慧劍隨便打聽了兩下,便跟了上來。

行雲看到慧劍,心下也是暗贊其內功了得,這麼遠地距離,竟然此時就能尋到,想當初的自己絕對是不可能這麼快就到了,看來這慧劍地內力修為要在自己嵩山劍試時之上,自己當時沒有能與他比試一番也是遺憾了。

慧劍本是追的也有些信心動搖,天黑後,路上已是沒了人來過往,又是追了足有兩個多時辰,竟然還是沒有看到那兩個人,好在就要放棄地時候,終被他發現了行雲和明非先生打鬥的痕跡,如果他們二人再離官道遠一些的話,恐怕慧劍就要趕的過了。

見慧劍也是到了,行雲心下暗思:“真是越來越是麻煩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