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觀眾就有人提問道:“張總,銳向更名為數字科技集團,是否在開展去金融化?”
“不是,”張益達搖頭輕笑,“金融行業只是銳向將來服務的眾多行業之一,除此以外,還會有IT、零售、農業等等。”
“那銳向手握除信託以外的眾多金融牌照又是何意?”
這個問題很是刁鑽,很多人都幸災樂禍的看著臺上的張益達,看他如何作答。
銳向手握十幾億金融牌照,在行業內根本不是什麼秘密。
早有自媒體盤點過,銳向手裡攥著的金融牌照絲毫不比企鵝和螞蟥金服少,比千度、狗東他們甚至還要多出不少。
嘴上說不做金融,但身體卻很誠實。這麼賺錢的業務,你張益達捨得放棄?
“金融牌照是我們連結使用者的必需品。舉個例子,沒有支付牌照,魔寶支付怎麼開展業務呢?
無牌經營,那可是違法的。”
小小的開了個玩笑,張益達把這個問題給圓了過去。
臺下使用者也認為說得有道理,沒有魔寶支付,銳向集團有今天這個體量?
這不是開玩笑嗎?
搞金融跟搞數字科技,也不矛盾吧!
“銳向轉型數字科技集團,跟推出銳向小程式,兩者之間有關聯嗎?”
“有,”張益達點頭,“銳向將來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還有很多,小程式只是第一步。”
“能具體講講小程式的製作方法和應用嗎?”
張益達說:“好,那我就詳細展開說說。
小程式的製作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商戶自研模式,商戶自己入駐投融匯平臺,自己下載IDE進行編碼並除錯,提交稽核並透過後即可上線;
第二種是第三方開發模式,包括模板開發、外掛開發、代開發三種……
具體應用,我拿基金行業來舉個例子吧!
工具類小程式,比如說基金公司做一個收益率計算器,幫助使用者算賬;
活動類小程式,比如說做一款趣味遊戲,可以吸引使用者來買基金;
服務類小程式,做一些市場行情分析、投資教育類的產品出來,可以幫助基金公司吸粉。
在小程式出來之前,六大金融超市只能利用投融匯的使用者保有量,在APP內部做流量運營;
但隨著小程式的出現,金融超市有了走出投融匯的辦法,打破了原來的流量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