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方在冷落董源的同時,前方也是捷報頻傳,青丘族的五十萬大軍和黃苗族的五十萬大軍在玉族勢如破竹,已經連續攻陷玉族兩個郡,十餘城,玉族的直屬軍根本無力抗衡。
照兩族聯軍這樣的推進速度,估計用不上兩個月就能打到玉都涼州,只要攻佔了涼州,玉族也將分崩離析,成為青黃兩族的囊中之物。
前方的連戰連捷,使殷方對青黃聯軍的信心更足,當初青丘族與白苗族聯手攻九黎的時候,仗也沒打得如此順利,由此可見,黃苗軍的戰力並不弱於白苗軍。可是他忽略了一點,當初強盛的九黎族又豈是現在的玉族能比?
青黃兩族大軍還在不斷地向玉族縱深腹地推進,而白苗軍這邊也已準備開始兵出泗庸關,進入青丘族。
作為先鋒戰團的平原軍這時已感覺壓力倍增,白苗主力能不能順利推進到青丘族,和他們作戰能否取勝有直接干係。
出兵之前,鄭適把麾下的將領謀士統統召集到一起,商議入青丘作戰的具體細節。
青丘族北方除了有戰鬥力超群的虎賁軍外,還駐紮有二十萬的直屬軍以及數萬的地方軍,兵力眾多,不容小覷,如果這數十萬的軍隊都聚攏在一起,平原軍也就不用打了,打也打不贏,但幸運的是青丘軍是分散部署的。
虎賁軍還駐紮在虎賁大營裡,距離白苗青丘邊境較遠,二十萬的直屬軍其中有十萬在揚川城,另有十萬駐紮於百臨城,此二城雖然都屬邊境城邑,但一個在東,一個在西,相距有數百里之遙。
而在兩城之間,便是青丘族的下水鎮,此鎮是青丘重鎮,正對著白苗族的泗庸關,說是鎮,實際和城邑也相差不多,不僅面積大,城牆也高,城北設有二十米高的瞭望塔,可以說白苗軍只要出泗庸關,南下數十里便要進入下水鎮的監控範圍。一旦發現敵情,下水鎮的烽火臺會第一時間點燃,得到訊息的揚川和百臨駐軍將從東西兩個方向趕過來增援。
說起來青丘族的邊防部署也算十分周密,兩城夾一鎮,遙相呼應,動一則牽全部,易守難攻,而且後方還有戰鬥力超群的虎賁軍做後援。殷方不怕白苗軍南下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看上去青丘族的邊防密不透風,非常完善,但在鄭適眼裡,其中充滿戰機。
他對麾下眾將和謀士說道:“這次,大王命我平原軍為先鋒軍,是對我等的器重,我等也絕不能讓大王失望,此戰,我們必須得開個好頭,要旗開得勝,列位兄弟都說說吧,這仗,我們該怎麼打?”
平原軍第一營隊長孔嘯插手施禮,說道:“鄭帥,我軍可直取下水鎮,從正中央撕開青丘軍的防線。”
“孔將軍不要衝動,下水鎮可不是那麼好攻的!”參事張庭說道:“下水鎮的駐軍有五萬之多,而且城池堅固,敵軍死守,我軍恐怕難以在短時間內攻破,另外,東西兩側的揚川和百臨二城距離下水鎮都不足三百里,一旦兩城的敵軍前來增援,對我軍可就形成包夾合圍之勢了。”
孔嘯震聲說道:“打仗,就是在打士氣!要破敵,我們就要從敵人最堅固的地方突破,只有這樣,我軍才能把軍威和士氣打出來,並從氣勢上壓倒對手,接下來的仗,也就變得容易多了。”
鄭適暗暗點頭,這才是身經百戰的經驗!打仗拼的正是士氣,只要在士氣上壓倒敵人,以百勝千、以萬勝十萬亦非難事。見張庭還要說話,鄭適擺擺手,說道:“我覺得孔將軍說得沒錯,要麼不戰,要戰便用重拳徹底擊垮敵軍計程車氣。”
“鄭帥……”張庭還得覺得直擊下水鎮過於冒險。
鄭適微微一笑,輕敲著額頭說道:“當然,要打下水鎮也不能蠻幹,得懂得用點頭腦才行。”
眾人齊聲問道:“鄭帥的意思是……”
鄭適咬著嘴唇沉思半晌,隨後幽幽說道:“佯攻下水鎮,另外分兵兩路,分頭埋伏在揚川、百臨增援下水的必經之路上。”
眾人精神為之一振,張庭恍然大悟道:“鄭帥的意思是……圍點打援?”
“不錯!”鄭適冷笑著說道:“青丘族邊防的主要力量在二十萬的直屬軍身上,只要我軍吃掉這二十萬的直屬軍,下水鎮內的地方軍不足為懼,即使兵力再多,城防再堅固,也不過是一群洗乾淨了身子待我軍前去宰割的豬羊而已!”
聞言,眾人都咧嘴樂了。主帥信心十足,下面的將領們也雄心百倍,人們擦拳磨掌,恨不得立刻衝出去與青丘軍展開決戰。
鄭適抬起頭來,略微欠了欠身,說道:“沈三將軍?”
我雖把沈三派過來歸他調遣,但二人的職階可是平級,鄭適對沈三還是非常客氣的。
沈三也是欠了欠身,問道:“不知鄭帥有何調遣?”
鄭適正色說道:“我把第一、第四、第五、第八營隊交給你,你率四營隊埋伏於揚川和下水鎮之間。”說著話,他起身走到沙盤近前,低頭看了看,然後伸手一指,說道:“此地多山坳,便於藏兵,你可率軍埋伏於此,偷襲青丘族援軍!”
沈三邊看邊聽邊點頭,等鄭適說完,他應道:“好!途經此地的敵軍交於我來解決。”
鄭適一笑,而後又拱手說道:“沈奇將軍?”
“在!”沈奇起身,走上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