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的活計不是誰都能做的,董家就董長江會幹這個活。
過了小年,董家才有時間殺豬。
自己養了一年的肥豬就要命喪黃泉了,雪兒心裡有些不好受。
董長河今年殺年豬請了不少朋友,自家的親友就不說了,最主要的是他請了馮縣令一家,還有水莊主。
為此董家殺年豬這一天很是熱鬧。
不管馮縣令一家會不會來,董長河提前是做足了準備的。
五更天不到,董長江跟餘下的兩兄弟就上門了,董秀才兩口子跟董長春也親自過來幫忙。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農家殺年豬是一年中的大事。
很多家不捨得吃肉,會將整頭豬賣給殺豬的商販,或者自家殺完賣給商販。
豬肉一般的價格維持在生豬三到六文一斤之間,宰殺出來的豬肉價格一般都會高於七文,大約在七到十二文一斤之間。
平時較低七到十文,過節的時候一般都會在十到十二文之間的價格。
所以即便在平時一頭豬的生豬價格也是在一兩銀子左右,若是一家可以養兩頭豬,幾乎就是一家人一年的半數收入。
因而普通的農家最少也會養一頭豬,大不了就是費些功夫養一場而已。
在普通的農家即便是刷鍋的潲水也是不捨得倒掉的,用來餵豬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董長河還請來了孫叔跟吳叔這兩個鄰居前來幫忙。
幾個成年男人一起用棍子跟麻繩將兩頭豬捆綁起來,後院中已經用木板跟木樁,架起兩張臨時的木桌。
將兩頭豬四腳朝天的放到木桌上。
然後在前方的地下放兩個大瓦盆,殺豬的時候是一刀捅在其脖子的動脈上,溫熱鮮紅的豬血隨之如泉湧,流入瓦盆。
為了不讓豬血凝固的那麼快,會一邊接著豬血,一邊用秸稈攪拌。
待不再有血流出來,將兩盆豬血倒入一處,以最快的速度放到火炕上,然後蓋上厚厚的被子。等著腸子洗乾淨之後,留作灌血腸之用。
在古代麵粉是很金貴的東西,一般的人家是不捨得吃的。即便如董家這般頗有家資的人家,一年中吃純粹麵粉的時候也是有數的。
大都數吃的都是麵粉攙著豆麵、高粱面等等。
所以用來洗豬場的就是最常見的草木灰了。
不過草木灰清洗的豬場也很乾淨,幾乎也聞不出什麼太大的異味。
在清洗豬腸之前,先要將豬腸上附帶的豬白油撕下來,等到焅豬大油的時候順便就煉了。很多人專門喜歡豬腸上的白油焅出來的油渣,吃起來特別的香。
從前雪兒學過庖丁解牛的典故,如今親眼得見董長江解豬,她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庖丁解牛”。
董長江手下的殺豬刀是特製的,尖尖的刀尖,鋒利的刀刃,薄薄的刀片很快就將豬頭跟四個豬蹄割下來,然後將豬皮剝下,就連一絲一毫的豬肉都沒有浪費。
豬皮剝下之後,開始肢解豬肉,豬內臟取出之後,將豬按照身上的各個部位肢解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