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朱巴回來的路上,王鎮緊皺的眉頭就沒舒展開。
把南蘇這邊的政治形勢從頭梳理了一下,包括東赤道州的,越是梳理,越感覺到了問題。
目前,蘇人運領導人派的前領導人巴甘.阿蒙離開該派,出走美國。
而民主變革黨領導人拉姆阿科爾在被該黨拋棄後在肯亞組建了新的反對黨全國民主運動(NDM。
執政的基爾派中,一些被排擠出權力中心的政治和軍事領導人成立反叛組織。
其中,2015年底,因為懷疑支援地方民兵武裝,前西赤道州州長約瑟夫巴克索羅被捕並拘留4個多月。
獲釋後,巴克索羅成立了南蘇丹全國變革運動(SSNMC。
2017年2月底,南蘇丹前副總參謀長托馬斯.西里洛.薩瓦卡辭職,並在3月初成立了反對基爾政權的國家拯救陣線(NAS,吸引了不少士兵和有影響力的政治軍事領導人加入。
在這些基礎上,還有目前在政府中的七黨聯盟。
蘇人運反對派、聯邦民主黨(FDP、聯合民主共和聯盟(UDRA、蘇人運領導人派(部份成員、南蘇丹全國變革運動、全國民主運動和全國拯救陣線。
基爾雖然坐穩了總統的位置,但16年和平協議簽署之後,他提出的重新劃定州的提議被所有人集體否決了。
一樁樁一件件都證明了,固有勢力並沒有什麼變化,中央政府的觸角並不能深入到地方。
就說南蘇政府最大的收入來源,油田,實際上是在蘇人運反對派手裡控制的。
團結州,本提烏。
上尼羅河洲西部地區。
基爾控制的地盤最大,人口最多,但同樣也窮困。
每年賣石油的收入,反對派要拿走一多半,對此,基爾也沒辦法。
打也打了,可反對派進攻能力確實不足,但防守還是沒問題的,一打仗,反對派就逼著油井停產。
停產一天要損失多少!
無論是中方還是馬來都不能看著不管的,必須站出來推動和平程序。
只要反對派還掌握著油井,南蘇就絕對不可能完成事實上的統一。
目光放在東赤道州,大部分官員都聽基爾的,但州長不聽,下面各個縣各行其是。
就說納吉紹特,折騰的這麼歡快,他從頭到尾不也沒去托里特拜見一次東赤道州的州長路易斯·羅本·羅傑爾。
現在一個問題擺在王鎮面前,基爾把他丟到這個漩渦裡,他怎麼打破這個旋渦,徹底奠定在南蘇不可動搖的地位!
當然,不是說王鎮準備跟基爾分道揚鑣,政治上也沒那麼清晰的界限。
王鎮要考慮的是如何籠絡一些人,把東赤道州打造成自己的鐵王座。
其實說白了也簡單,只需要兩點,以經濟為紐帶,以強大的軍事實力做震懾。
想的通透了,王鎮回到朱巴之後立刻把金毛幾人找了過來。
擺上酒,吃喝了一陣,王鎮這才說起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