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爾雖然被王鎮那天晚上給說的心潮澎湃,準備大幹一場,但冷靜下來後,老傢伙就是老傢伙,還是保守了,在掀蓋子的時候稍稍收斂了,控制了記者釋出會的規模。
定性,但不擴散。
“在東赤道州納吉紹特發生了一起讓人非常遺憾的事情,有68人因為一場人為製造的衝突而死亡……一些人因為個人利益,做出了可恥的事情,卻給無辜的人帶去了最殘酷的傷害……”
在南蘇,發生了一起衝突,死了一些人,現場記者在記錄著,但看得出來,大家都沒太大興趣。
這種事太多了,除非是涉及到了政府軍內部衝突,不然沒什麼新聞價值。
南蘇,電力覆蓋人群才特麼5%,更別提網路和報紙了,誰關心這個啊!
非洲,大家都差不多一個操行,窮人每天琢磨怎麼填飽肚子,誰特麼關心這個啊!
歐美……更沒人關心一群黑人的衝突了,除非有人故意炒作。
“我是BBC的記者,尊敬的基爾總統,根據我們瞭解,遊行示威人群是與當地的一家華人開設的,名為光輝防務的PMC公司發生的衝突,衝突中,也是光輝防務的人先開的槍,最終造成了遊行隊伍大量的婦女兒童老人因此死亡,受傷人數更多。”
BBC駐朱巴的記者站的站了出來,“我想請問基爾總統先生,這家華人公司為什麼有權利衝著示威人群開槍?是基爾總統賦予他們首先開槍的權利嗎?”
當天跑了太多人了,哪怕王鎮封鎖了納吉紹特,哪怕記者被燒成了揮,訊息也還是無法完全隱瞞。
BBC記者這麼一發言,其他所有記者立刻來了精神,BBC什麼成分大家太清楚了。
本能告訴他們,這裡面另有隱情,有大新聞!
“這件事情還在進一步調查,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是哪一方先開的槍。”基爾總統眉頭一皺,王鎮已經告訴他了事情的始末,果然不出他的所想,又有狗屎的英國人插手其中。
全世界各地殖民地獨立之後,英國又搞出來一個英聯邦,當年的殖民地國家在獨立後基本都加入了英聯邦。
而南北蘇,恰恰就是那個極少數。
領導也許記住不誰送禮了,但一定記得住沒送禮的那個!
所以,一直以來,英國都很喜歡給南北蘇搗亂,時不時拿出來在各個國際場合進行批評。
塑造典型,殺雞儆猴!
英聯邦,聽名字就知道,這是個以英國為首腦和主體的組織,共有56個成員國,同時也是世界上除了聯合國之外的世界第二大國際組織,有16個國家視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
其成員國加起來,佔據全球1/4的領土面積,共有人口25億,佔據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經濟規模相當於三分之二個歐盟。
成員國在貿易、金融、國防、教育、技術、科研、法律、醫藥和農業等領域進行合作,享有各種貿易協議和資本投資配置帶來的經濟效用。
英國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利用整個聯盟,用英聯邦開發公司(CDC援助計劃為手段,操控其他貧窮的成員國的工業和經濟發展,以達到控制目的。
這也是二戰日不落帝國崩潰後,英國還能成為五常之一,對全世界各國指手畫腳,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根源。
面對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南蘇根本毫無還手之力,基爾總是被BBC的記者搞的很下不來臺,還沒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