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秘書小李,看院長都和這小夥說話,看來他可是院長身邊的紅人,不過自己經常在秘書部也很少跟這人打交道,也不知道這人的來歷。不過聽院長和他的對話,感覺他也不簡單,況且他長得那麼帥氣,自己有機會認識一下。
陳潤澤伸手接過張澤濤遞來的文書放到膝蓋上攤開,認真地一頁一頁地翻看,每行都不放過,直到看完,他合上文書,點著頭說道:“嗯,水平比剛才的高很多,用詞也很專業,確實這個文書做的不錯。”
連陳潤澤都說這份文書很好,張澤濤也就放心了,於是就讓小李回去了。小李在走之前,回頭看了陳潤澤一眼,恰好陳潤澤也在看她,兩人的目光就這樣相遇了,在那一瞬間彷彿蹦出了火花。
見小李走後,張澤濤對陳潤澤說道:“陳潤澤,既然你我都認為這個文書沒問題,我們就按照這個為模本,來討論各部分以及細節吧。”
“好,就這樣。”陳潤澤痛快地說道。既然有了可參考的東西,那麼倆人討論這個專案,就不會偏離正常軌道太遠,這樣可保證始終圍繞這個環保專案的中心來進行。
倆人非常有興趣地談了很久,終於敲定了這個方案,業務內容就這些,至於渠道和潛規則方面,陳潤澤和張澤濤都得想辦法了。
當他們兩個討論完業務時,已經有些疲倦,兩人又喝了杯茶,提提精神,開始探討怎麼個施行這個方案。
張澤濤率先開口道:“陳潤澤,我這邊,只要我手中有的人脈資源,我都會全部用上,只為拿下這個環保專案的標。當然了,資源和人脈越多越好,如果我們能認識關鍵人物的話,或許競標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是的,我也這麼認為,我也會調動我的人脈的。”陳潤澤說道。
張澤濤見陳潤澤也肯動用他自己的人脈去完成這件事,便心裡狂喜一陣,陳潤澤認識的人應該不比自己少,要真是能靠關係的話,自己也犯不著整天為這事愁眉苦臉的。雖然張澤濤也認識不少環保人士,但是張澤濤也清楚,這些都不是關鍵人物,從他們那裡得到點訊息還行。要是靠他們做決定的話,一點都不靠譜。於是他準備問一下陳潤澤那邊的情況,看他打算怎麼去辦。
張澤濤說道:“陳潤澤,你有認識的人嗎?那種能靠得上的,類似一把手那樣的。”陳潤澤聽他這樣問,於是說道:“政界的認識人不多,我主要交往的物件都是商界的。別說一把手了,就是二把手也沒有。”
聽到陳潤澤說出這番話,張澤濤頓時很沮喪,看來他們人脈資源真的不到位啊。
這時候陳潤澤看到了張澤濤表情變化,他也便猜得八九不離十了,張澤濤肯定是認為自己沒有政界的朋友,而放棄了最後的希望。不過陳潤澤從來不走直道,而是迂迴而行的。他不能直接認識政界的人,那他可以透過商界朋友,間接接觸。這樣一來,就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於是陳潤澤說道:“我倒是有一問朋友,興許能幫上忙,不過是我私人方面的。”
“公私方面的都可以,我也不會讓人家白跑腿,肯定酬勞優厚,你儘管說來看。”張澤濤催促著陳潤澤說道。
“那好吧,我就直說了。我這朋友是徐家的人。”陳潤澤慢慢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