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歷史軍事>三國:季漢劉璋> 第344章 五丈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44章 五丈原 (1 / 3)

長安。

郭汜念著當前局勢愈發的糟糕起來,舉關中的郡縣,各地豪強正紛紛歸順益州牧劉璋,有如大河東奔入海一般,沒有阻滯住的可能。

他心生悔意,懊惱無比。

“早知道就不該聽賈先生的計策,引兵退還長安,應該釘死在陳倉城下,就在陳倉同劉璋小兒決一死戰,分一分雌雄。”

“我們釘死在陳倉,關中地區的豪族就不會歸順劉璋小兒?”李傕冷哼了一聲。

“郭阿多,你豈不聞人心向背,似你我這樣為天子公卿、士庶百姓所仇視的人,以往不過是仗著麾下強卒,所以關中無人敢悖逆你我……可現在那益州牧劉璋引兵而至,關中豪族有了選擇,自然是背叛我們、投效劉璋,而且是一刻都等不了。”

李傕清醒且冷靜的言道“你別看以前關中豪族多麼的溫順,可他們不過是同我們虛與委蛇罷了,表面看起來忠順,暗地裡卻是巴不得食我們的肉,喝我們的血。”

郭汜梗著脖子說道“我知道的,我知道的,這關中的豪族本就同我們貌合神離,不是一路人,反叛是早晚的事……”

“但是如果不是我們聽從賈詡的建議,從陳倉退回來,他們或許就不敢這麼早跳出來,而且跳反的這麼明晃晃……”

郭汜依舊在埋怨賈詡,他覺得賈詡的計策出了紕漏,沒有考慮到他們從陳倉退還長安,在外人眼裡會被認為是一種虛弱的表現,以至於整個關中沸反盈天,一個個往日裡溫順的豪族跳出來同他們作對。

李傕重重的搖了搖頭“怎麼可能釘死在陳倉……”

“我們先是攻打陳倉城不下,後又逢上一場大敗,軍心士氣落到了谷底,加上糧草輜重需要從長安、黃白運到陳倉……若是我們在陳倉同劉璋相抗衡……”

“呵……”李傕無奈的嘆了口氣“劉璋小兒都無需出兵,只要閉門不戰,高掛免戰牌,不過數月,我們糧草不濟,數萬的大軍就會像是烈陽下的冰雪,消融的無影無蹤,不戰自敗。”

“也惟有像賈先生說的一樣,退回長安,誘敵深入,伺隙破之。”

李傕沒有像郭汜一樣,對賈詡的計策生出不快的心思,恰恰相反,他對賈詡的計策很是認同,他認為大軍一味的釘在陳倉不是什麼好事,也沒有什麼意義,退還長安他們才會有一線生機。

“話說這麼說。”郭汜像是被李傕說服了,但他仍舊還是埋怨了一句“只是我們這一退,顯得我們一方弱勢和心虛,導致中立的勢力都跑到劉璋小兒那裡去了,這卻不是什麼好事。”

“由著他們去吧,天要下雨或是天要放晴,不是你我能決定的事情。”李傕看的很開,他斟酌道“況且這些關中的豪族就算是投效我們,我們恐怕也是不敢收納,誰知道他們是不是劉璋小兒的間細……他們現在跳出來,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至少我們現在有了防備,就不至於一時被他們所趁。”

長安城外。

李傕、郭汜的大軍屯於長安城內,驃騎將軍張濟的大軍卻是沒有入城,而是屯兵於長安城外。

這裡張濟向李傕、郭汜給出的說法是,一內一外,相距不遠,可以成就掎角之勢,等後面益州牧劉璋引兵來攻長安的時候,若是劉璋攻城,城外的張濟可以襲擾劉璋的後方,若是劉璋攻打城外的張濟營寨,城內的李傕、郭汜則可以引兵同張濟一起夾攻蜀軍。

這是一招很是淺顯,但也很是實用的計策,所以李傕、郭汜也不強求張濟屯兵城內,而是由著張濟屯兵城外,只每隔兩三日,邀請張濟到城內商議軍務。

此刻張濟在城外的中軍大帳,張濟、張繡,以及張濟引為謀主的賈詡,以及張濟的心腹愛將胡車兒等,幾人匯聚在大帳內商議起了關中近來的局勢。

“確如先生所言,李傕、郭汜引兵退還長安後,關中豪傑紛紛以為是李傕、郭汜虛弱不堪、無力同劉益州抗衡,因而各自驅逐李傕、郭汜設定的長吏,據有郡縣,歸順於劉益州。”

張濟在見著敵對的蜀兵勢力興盛的局面時,他樂呵了起來。

“再過三五日,想必關中地區大半的郡縣,都將是打著劉益州的旗號,同李傕、郭汜劃清界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