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夫妻衣著體面,卻滿面愁容。
帶她們去看他們家的田地。
一路走,李老漢一路介紹。
“我們家的都是良田,都是祖上傳下來的,二十畝地都差不多在一起,旁邊有條河,平日農作物灌水什麼的都不用愁,只要河不幹,莊稼就不愁水,田地也肥沃,別人家的良田都不如我們家的良田收穫糧食多,確實是捨不得賣呢!”
蔡氏抱著睡著正香的小奶糰子,她聲音輕柔道,“那為什麼要賣呢?”
李老漢止了聲音。
李婆婆介面道,“我們年紀大了,種不了田了,兒子也不爭氣,不務正業,我們就只能賣了,去城裡投奔我們出嫁的女兒去,家裡還有兩個小孫子,賣了田拿去讓他們學門手藝,將來長大了,做個手藝人,有口飯吃。”
蔡氏哦了一聲,“這樣啊!也挺好。”
就是有些奇怪,一般都是靠兒子生活的,養老的。
投奔出嫁女兒的極少。
還帶兩孫子去投奔!
不合常理。
但是,天底下千奇百怪的事情多了去,她不好打破砂鍋問到底。
正值冬天,田地裡都是荒著的。
沒有什麼農作物。
大寶他們好奇地打量環境,記路標。
三寶就光顧東張西望看熱鬧了。
很快到了目的地。
看到李老漢家裡的田地,跟他所說的是一樣,是非常不錯的良田,並且,二十畝都相隔不遠,旁邊有條河,這條河比湯家村的湯王河還要大,湯王河是支流,這是主流。
大寶出聲道,“如果河裡漲水,會不會淹了田地?”
“不會的,河堤高著呢,曾經最大水的一年,都沒有淹過田地,再說了,田地位置比河堤還要高,我們家每年引水,都是靠水車引的,水車我們也不要了,可以附送給你們……”
蔡氏是越看越滿意。
李老漢又道,“你們家要是沒人手,也可以租給佃戶種,你們只管收糧食就行了,好多佃戶知道我們家的田地產糧食多,都願意搶著租種呢!”
牙行掌櫃也證明道,“確實,這田地是沒有話說的,這是最近田地賣的人多了,才會只有這個價,放在以前的話,這種良田一畝至少要值二十兩的,你們現在買田地,是賺大了,李老漢是誠心急賣,你們今天決定要買的話,我可以今天就幫你們量田地,去官府裡過戶改簽……”
蔡氏與大寶都覺得可以。
兩人商量了一下,就決定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