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給小元寶置新衣。
他們家的四個孩子打小都沒有穿過新衣裳,都是接別人的舊,別人不要的,他們撿起來穿。
身上件件衣服都是厚補丁。
關鍵是,窮苦鄉下人家,哪家有盈餘?都是縫縫補補,直到補不了了,破破爛爛的才會丟,蔡氏再給他們撿回去,衣服都不成形了,就是一片片細小的布片片,再重新縫補的。
才有一件衣裳穿。
就這樣了,還是大寶穿了,給二寶,二寶穿了,給三寶。
小元寶倒還穿得好一些,李婆婆家裡有個孫女,叫李小翠,小翠的舊衣裳都給了蔡氏,蔡氏給小元寶改了穿,不像大寶他們破爛得不成樣子。
不過,她們家最寵小元寶,置辦新衣頭一個,也該是小元寶,誰也沒有異議。
三寶提議,“快過年了,給妹妹買件喜慶的新棉襖,穿起來又暖和又好看。”
蔡氏也是這麼想的。
小奶團瞧著大冬天凍得鼻涕呼呼的三寶,“三哥,你為啥不穿棉襖呀?”
“三哥不冷。”三寶就是兩身單衣,外面還罩件茅草編的草衣。
“三哥騙人!孃親,給大哥,二哥,三哥,都買新棉襖穿!”小奶糰子一言堂又來了。
小奶團發了話,蔡氏也是真心疼幾個兒子,個個都沒有一件棉襖,外面都罩著草衣,風一吹,透骨的冷。
“行,都穿新棉襖,孃親買布與棉花回去,自己給你們縫,省錢。”
一咬牙,買了最便宜的粗布,與厚實的棉花,給小子們做棉襖。
給小元寶買的是貴點的細布,小奶娃穿,軟棉舒適一些。
都買到這裡了,布店的掌櫃看到幾個孩子的鞋,大冷天的都是草鞋,凍得紅紅腫腫的,看著實在可憐,又便宜賣了蔡氏一些碎布料子,蔡氏拿回去,剛好可以給孩子們一起做棉鞋。
布店掌櫃還想推薦蔡氏自己也買一身,蔡氏死活都沒要。
最後,十兩銀子只剩下了二三兩。
蔡氏肉疼得很。
但是收穫滿滿。
大寶與三寶搶著背東西,一點也不累。
小元寶自己下來走路,蔡氏身上也是手提肩挑,滿滿當當。
放到王老伯的牛車之上,一家人滿載而歸。
有錢花的感覺真好啊!
蔡氏想到這裡,抱著小閨女,親了又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