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篇四:債中罪·謠言受害者
飯沒吃進嘴裡, 能體驗到派出所短時遊也算一種緣分。好在淩岓和姜泠不是第一次來做筆錄了,再進來的時候也沒有太大心理負擔。跟警察叔叔實話實說,很快“目擊證人”們就“回到自由身”了。
年輕的民警送幾人出門時, 還很熱情地聊了一句, “幸虧你們躲得及時,要不然我們就要去醫院裡看你們了。”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坐著輪椅的緣故, 洪鐘得到了“特別照顧”——一杯熱茶和一塊蛋糕。
“據嫌疑人交代, 他那個瓶子裡裝的是硫酸。不過到底是不是, 得等化驗結果出來才知道。但總之你們反應夠快, 沒被裡面的東西濺到就是好事兒。”
走出派出所幾十米後,送白花的姑娘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衛斯誠,“今天謝謝你。要不是你, 我可能真就毀容了。還有,對不起啊,把你鼻子都弄青了。”
“小事兒, 見義勇為嘛。”青鼻子揉了揉自己的鼻樑骨, 暗自慶幸沒骨折, “你家在哪兒, 要不然我們送你回去吧。”
“不用啦…”
女孩子想拒絕, 卻聽見姜泠說, “走吧,我們一起吃點飯,然後送你回去。今天這個人朝你潑硫酸, 還不知道是不是你結了什麼仇家, 萬一回去路上再遇到什麼呢?”
鬧了這麼一出, 幾個人也都沒心思再回去吃席了,街邊隨便一家炒菜館就成了他們裹腹的第一選擇。
正是中午吃飯的時候, 菜上得也慢,趁著等菜的功夫閑聊幾句,還真讓幾人從這女孩口中得到了些資訊。
送花的姑娘叫裴心,24歲,禾城本地人,以前從事心理諮詢行業。據她所說,她並不認識今天追悼會的逝者成俐,充其量只能算是網友。
“那你們為什麼來祭奠她?”洪鐘不解,“現在的網友這麼熱心了嗎?”
“你們不上 網嗎?”裴心被問得一頭霧水,對這個問題的提出者也很好奇。
“上網,但每天發生那麼多事兒,這個小姑娘是誰我哪能記得清啊…”
“哦,那我從頭開始跟你們講吧。”裴心覺得洪鐘這話說的也沒錯,便決定給新認識的這幾個人完整說一遍事情的經過。
裴心是在半年多前刷帖子的時候關注到了成俐,嚴格來說,成俐就是那篇帖子的主人公。
“震驚!女大學生為傍相差五十歲的老富豪拋棄七年男友,男友為其跳樓卻仍未能挽回愛情!”
“女大學生”、“相差五十歲”、“老富豪”、“拋棄七年男友”、“男友自殺”……
裴心不得不承認,這種buff疊滿的狗血標題確實很博人眼球,甭管信不信,總是會讓人想點進去看一眼的。
正如聽故事的眾人料想的那樣——死者成俐就是那個帖子通篇譴責的“女大學生”。
原帖的博主並沒有直接點明成俐的名字,卻在帖子裡發布了大量關於她的生活照和莫須有的聊天記錄,然後又用一副受害人的語氣譴責她嫌貧愛富,出於好奇的圍觀網友登時便“怒了”。
那些生活照打碼打得並不很厚,把圖片放大看,很輕易就能認出照片的主人公。再加上原帖中的“成某”和博主“無意間”透露出的其他資訊,“神通廣大”的網友們很快就扒出了成俐的真實資訊。
從社交軟體到追星軟體,成俐的網名、姓名、手機號碼、在讀院校和家庭資訊被人扒得一幹二淨。成千上萬條陰陽怪氣和辱罵的評論湧入她的生活帖,逼得她不得不把所有平臺的帖子、留言都刪幹淨。甚至於即便開啟了平臺的“一鍵防護”功能,她也仍然會收到無數個辱罵私信。
成俐起初覺得很迷茫,她想要解釋那篇帖子裡說的並不是真的,可每次一發言,收到的辱罵和攻擊只會越來越多。久而久之,她幹脆不再搭理這些事情,並試著注銷掉一些賬號。
然而,陌生人的惡意並未隨著賬號的注銷而一併消除,騷擾電話和攻擊簡訊在她的賬號關閉後接踵而來,甚至已經影響到了她家裡人的工作。
成俐開始嘗試透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但信謠傳謠的人太多,就連警方也很難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只能告訴她先收集和保留證據。
剛畢業的學生從未見識過這種事情,鋪天蓋地的惡意將她淹沒,在收集證據時看到的那些令人發毛的語句終於壓垮了她的精神。
“她爸媽帶她來找我老師做心理諮詢的時候,我才認出她就是那個帖子裡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