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週六晚上,易晴趴在桌前做作業,不久楊女士推門而入。
“晴晴,做作業吶”走到易晴桌邊,看了看,“寫化學作業吶!”
易晴已經預料到接下來楊女士要說什麼了。
耳邊能聽到楊女士輕輕嘆了口氣,餘光注意到她就近默默做到了自己的床邊。
片刻後,她終於開口了:“最近學化學……感覺怎麼樣啊?”
易晴毫不猶豫,說到:“媽媽,我不想改科。”
對方又嘆了口氣,說到:“我這次不是要勸你改科的。”
易晴頓了頓,繼續保持沉默。
“我知道”,楊女士長嘆一聲,“你……”
默默看了易晴許久之後,終於決定開口:“晴晴,媽知道……你爸爸的離開,給你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哎”,長嘆一聲,“因為你爸爸的事,所以你一直都夢想成為一名醫生。”
易晴仍然默不作聲,一股熱浪在腦海裡湧動,眼眶漸漸潤溼。
“可是他已經死了啊!”帶著抽泣,而又要搶壓住顫抖的氣息,“你現在去當一個醫生又有什麼用啊?”
這或許是個遺憾,牢牢刻在心中不可抹去的想要拼盡全力去彌補的遺憾。
“我說這些不是為了讓你改掉化學,而是……我不想你一直活在那片陰影裡,這樣也會讓我很內疚你知道嗎?”
說完又走到易晴身邊,左手搭在易晴的肩膀上,輕輕拍了兩下,“過去的,就讓它都過去了,好嗎?”
眼淚一顆顆從眼裡滑落,由溫熱到冰涼,易晴咬著牙,嘴唇還在微微發顫。
“我想你爸也不希望看到你這個樣子”,情緒趨於平緩,“人嘛,還是要朝前看的。”
“可是爸爸本來就希望我當一個醫生。”
“那你爸黃泉之下一定會後悔他說過這麼一句話的!”楊女士突然加重語氣。
天下父母誰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快樂樂,只是孩子也是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會為了父母而違背自己的意願。
“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學化學有多痛苦嘛,學得那麼辛苦還是這樣,還不是因為你根本一點也不喜歡化學,”平常心對待也不至於如此,“你揹著那麼沉重的包袱去學,你根本就沒把化學當做一門科目。”
楊女士輕輕把易晴的頭埋入自己的懷中,此時的易晴已經泣不成聲了。
“我不反對你學化學,但你不要再帶著那麼多的壓力去學,不要覺得沒有把自己折騰的半死不活,就妄為人子了好嗎?”
好言相勸對易晴已經沒有什麼用了,倒不如狠一點,多刺激刺激她。
最後,不知過了多久,當易晴慢慢平靜下來,不再抽泣,楊女士冷冷的說到:“改不改科,你自己做決定,但是,有些事情你必須放下,不然,你還是不是我女兒?”
易晴這麼悲痛,楊女士又何嘗不是呢,自己的丈夫去世,哪能說不難過就不難過,只是為母則剛,在易晴面前,一定要表現得足夠強大,而不能和她一起悲傷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