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冬季對抗賽分兩個大專案,單兵技能和團隊作戰。
單兵技能大比武詳細到了每個人身上,比如鐵拳出征徒手格鬥、刺刀參加器材格鬥、手術刀比拼的是戰場急救,而李傑參加的就是狙擊一項。
狙擊手比武比的就是命中率,槍械和子彈都由主辦方提供,狙擊手只要將子彈命中遠距離目標就行。
比武用槍是AMR2。
AMR2是國產的大型反器材狙擊步槍,兩千年服役,效能卓越。
因為使用的是反器材狙擊步槍,有效射程達到一千五百米,所以目標被設定到了千米以外。
以一千米為起點,每隔五十米就會設定一個目標,一直延續到兩千米。
每位參賽人員共有五次射擊機會,五次射擊以最好的成績為最終成績,距離最遠者為優勝。
比賽開始之後,李傑才發現其它軍區派出來的狙擊手都是兩個人,分為主狙擊手和狙擊副手。
射擊時,則狙擊副手負責觀察分析氣流等因素,然後再次資料提供給主狙擊手,由主狙擊手負責擊斃目標。
每個位置就只有一個目標,當這個目標被擊中之後剩下的選手就只能選擇射擊其它目標。
因此,排在第一位的選擇權最大,可以先射擊自己最有把握的目標,然後再嘗試更遠的目標。
越是往後形勢就越是不利,打擊近距離目標沒有什麼成績,遠距離目標的成功機率又異常的低。
“呯!”
巨大的槍聲響起。
第一名選手直接選擇了一千五百米目標射擊,這個位置剛巧是AMR2有效射擊極限,超出了這個距離子彈的命中率就會出現偏差,距離越遠偏差就會越大。
“啪”的一聲,一千五百米目標被該名選手一槍命中。
這一槍相當於給後面的選手劃出了一道界線,如果射擊一千五百米以內的目標就相當於選擇了認輸,只能挑戰距離更遠的目標。
“呯。”
第二聲槍響傳來。
狙擊手在第一槍命一千五百米目標之後,選擇了挑戰自我,射擊了一千五百五十米處目標。
很幸運,這一槍又被他命中目標,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