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的三個兄弟裡,就他性子最跳脫,和五哥最象的,哪晨臉皮兒薄了?八娘哼哼了兩聲,表示不服氣的很。
兄妹三人說笑了一會兒,又想著子阜第二天一早便要去臨川,八娘指了指收拾好的行李,道:“子阜哥,東西我都給你收拾好了,裡面也放了一百貫的交子,你路上好用,餘下的回頭到了臨川,看祖母那邊有沒有用得上的。明兒一早,我起來給你做好吃的。”
子阜忙道:“哪裡能要你的錢,去臨川又花不了多少錢,我這裡都有的。”
三嬸孃給他們留的錢估計也有限,八娘嗔笑道:“咦,子阜哥哥這話該打,什麼叫我的?我還是咱們家的呢。再說這不沒分家麼?”
被她這麼一噎,子阜倒不好再說,只道:“可你生意上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怎能亂花銷?快收回去。”
“生意上用錢,也不缺這一點,子阜哥哥只裝著就好,萬一要是去了臨川,有用錢的地方,爹和哥哥們手上又沒這麼多現錢怎麼辦?到時候你再拿出來,留著救急吧。”
子阜見她這麼說,反不好再推辭,八娘又把給子阜的禮物拿出來給他看了,又說帶了上好的刺桐綢緞回來,等過些日子,託了六娘給他們幾兄弟各做身衣服。另也買了不少象牙白的德化瓷回來,只等託運到了,若有要送先生或者朋友的,到時候給他們留些。
正說著話,九月見時間不早了,過來請她回去休息,八娘這才辭了兩位兄長。又因曾子曄不在家中,兩位兄弟回後院里居住,吳氏為著方便,便搬到了前院的廂房裡住了,八娘順道去看了一翻,見小十一已經睡了,同吳氏說了兩句,這才回了薇院裡。
等她洗漱完畢,阿藍也回了家,把帶回的賬薄交給她看了,八娘打發她去洗漱,待阿藍收拾好了過來,八娘也看了賬薄,又問了些賬面上的問題,看著因天氣越發涼爽,並中秋節近,飯莊裡生意要比平常好了近一倍,又看到月餅在飯莊平日的推薦下,銷售十分不錯,這一個中秋,也能大賺一筆,十分高興。等問了才知道都是城裡較富裕的人家訂的,便讓阿藍明日去鋪子裡,讓麵點師傅也多做些簡單的成本也低的,派了人,拿到飯莊外銷賣去,利薄些不要緊。
阿藍奇道:“八小姐,咱們飯莊裡本就忙,為尋點再勻出人去,還要費事費神的去做,且又不賺多少錢,這是為何?”
就是尋常人,亦有享受中秋團圓美好意願的權利。八娘笑道:“我只想著家家戶戶都能團團圓圓的過個節罷了,咱們少賺些也沒什麼,富人能吃著的東西,尋常百姓雖未必有那口福,可美好的祝願,則天下人都當是一樣能享的。”
阿藍聽了一怔,想到相隔不遠的她從前的家,不禁有些難過。
錢婆子雖經過上回來曾家鬧事吃癟後,不再來曾家尋事兒,卻是時常尋她打饑荒的,只是她的錢都由八娘給她收著,她心裡也知道錢婆子並不缺那點小錢,不過心貪罷了。又恨她當日狠心賣了自己,自是不理。可心底裡卻念著弟弟阿天,便時常背了錢婆子,給阿天些吃的,衣服也親手做了幾件,又告訴阿天,姐姐賺的錢,將來都會留給他。
難得阿天曉事,勸她留給自己作嫁妝,又因姐姐在曾家過的好好的,且還做了賬房女先生,阿天也為她高興,直說將來等他有了出息,定會好好照顧姐姐。
八娘見她發怔,知道她是想家了,笑道:“我說的事兒,你明日去了店裡,轉告給長安就成。對了,這眼看著快年節了,你雖沒空回家裡瞧瞧,卻也別忘了給你弟弟阿天買些東西,我房間床頭罐子裡有些錢,你記得自己去取了用就是。”
阿藍這才回過神來,忙應了是。
第二天一早,送子阜去了碼頭,八娘回家整理好了帶回來的禮物,店裡諸人的份兒,車伕送阿藍去店裡時一併送了過去,另外幾家的,等車伕從飯莊裡回來,又派了九月跟著,挨家送了。
午飯前八娘和吳氏一道,把家事分配了一下,等到了午後,原想去木器鋪裡看看,又想了一下今年中秋只怕是要安靜的在家裡過的,飯莊那邊如今也不需要自己多費心,索性就去了陳家,看看他家的新宅子。如此議定,她這邊就能乘著中秋這幾日,把傢什都整理出圖樣來,好叫陳家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