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她過於擠兌周氏,不肯照她的話去做,在旁人眼裡就是忤逆不孝的了。
且周氏對她平日裡甚為照顧,她已然將周氏當作親孃一般,在她這裡得了不少的溫情,她理應聽他的話,叫她心裡順當才是。
池月猶豫了一下,終於點頭答應,“好,我再做些,讓娘送去便是。”
說著,便去裡間忙活了。
周氏見池月肯聽自己的話,面上流露出笑意來,也跟去裡頭幫襯著打下手。
將近傍晚,她們做了一大籃子的月餅,足足有三十多個。
翌日清晨,周氏提著二十多個五仁月餅,還有四斤烏雞蛋,去了老宅。
剩下的十幾個,池月包好了,想著帶去給池木匠家,順便看看他的病情有無好轉些。
之前出爐的十多個,一半已被兩個小東西吃了,今兒個看來是吃膩了,只吃了兩三個便扔在了一旁,去吃旁的去了。
池馨取了四五個,要帶去給村裡同她交好的茉莉和桂花品嚐。
池月想到小翠,索性將剩下的六個都包起來,準備帶去給小翠一家。
小翠是她在這村子裡唯一值得信任的朋友,常常給他們送吃食來,有什麼好東西,她也必定會想到他們,一來一往,投桃報李間,情誼也愈發深厚。
正當要提著一包月餅,出門先去探望池木匠時,門前卻湧入一夥人來,叫池月不得不停住了腳步。
“哎呦,池月這是要去哪兒呀?瞧你手裡提著這麼一大包裹東西,該不會是出去走親戚吧?”
一個女人眉開眼笑,尖聲尖氣地嚷著,將懷裡的一個八九歲的小人兒放到地面上,拍了一下他的屁股,催促著,“去,叫聲姑姑去,姑姑給你好吃的呢。”
那小人兒卻遲遲不動彈,木訥地矗立在原地。
後面跟進來一個頭發有些灰白,與池奶奶差不多年紀的婦人,毫不客氣地斥責起那小兒來,“這麼大了還不懂事,見到姑姑也不會叫一聲,真不知你爹孃在家裡怎樣教養你的,沒的出來丟人現眼,叫人笑話了去!”
斥責完了,也不管一旁小兒的爹孃臉色如何,對著池月瞬間又換了一張笑意盈盈,慈善溫和的臉,柔聲細氣地道:“月兒,你這是要到哪裡去呀?你娘又在哪兒?”
池月搜腸刮肚,到底記起了這幫子不速之客是何方神聖。
這也是一群不省心的。無事不登三寶殿,他們竟然不請自來,也不知懷的什麼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