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臣等的兒子,有何嫡庶之分啊?”襄陽王知道皇帝是庶子,想著皇帝就該愛聽這樣的話,
林暮點點頭:“朕就讚許襄陽王這般,不問嫡庶,只問能力的人。看來王爺選擇繼承人也應該是看能力的吧。”
林暮話都說到了這一步,相襄陽王不得不順著她說道:“這是自然。”
“既如此,朕做主,你們藩王啊,就取消嫡長子繼承吧。不論嫡庶,有能力者繼任。如此可好?”林暮好像在詢問雲南王和襄陽王的意見。
其實她知道,這兩個藩王不會拒絕的,她鋪墊了這麼久,就為了嫡庶的問題,兩個王爺一定以為這是因為自己身為庶子,想要淡化嫡庶區別做出的決定。
他們以為這和他們藩王的關係不大,肯定會答應得很爽快。畢竟自己給了他們那樣的恩典,只要多生兒子就多給封地。他們不會駁了自己的面子的。
果然如林暮所料,兩個藩王並沒有反對:“一切全憑陛下做主。”
“好!”林暮就要下旨。
此時,一個臣子站出來:“陛下不可啊。這嫡長子繼承製保證了政權的平穩過渡,使人心穩定,政權穩固。它是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繼承製。”
“祖宗規矩不可變,陛下,嫡長子繼承製已經延續千年了,不能輕易改變啊。”
林暮就知道這事不會這麼輕易就成功:“祖宗規矩?祖宗規矩不就是留給我們後人改變的嗎?”
“陛下,您這是對先祖們大不敬啊。”一個臣子痛心疾首地看著林暮。
“眾位愛卿可想過,嫡長子往往並不是最佳人選,容易照造成長子守不住基業,被兄弟弒殺,或者國家滅亡的結果。而且容易造成結黨營私,太子結黨往往是歷史上的一大頑疾。”林暮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那個臣子接著說道:“陛下,嫡長子繼承製可以儘早確定國家儲君人選,有利於國家穩定,減少其他子嗣爭儲之心,減少國家內亂。”
林暮故意很專制地說道:“這個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不必多說,朕意已決,下旨,廢除嫡長子繼承製,改為能者任之。”
“陛下不可!祖宗規矩不可壞!”大臣們又是一個接一個跪了滿朝堂。
林暮其實目的根本不在什麼嫡長子繼承製,她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是削藩。
她看著這一地的、全是死諫樣子的臣子,很無奈地問襄陽王和雲南王:“二位王爺,你們說說,覺得此事可穩妥?”
林暮把問題拋給了兩個並不想蹚渾水的藩王。
“陛下,臣等覺得。”襄陽王和雲南王交換了一下眼神,“您說得很有道理,但是眾位大臣的顧及也不可不聽。”
這兩個人,只要沒燒到他們自己身上,是絕對不會有什麼確定意見的,都是和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