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縣,曾經是商代的國都,在後世叫做淇縣,北鄰鶴壁市。
向西二十里,也就是十公里左右,便是太行山脈。如果說這樣都不懂的話,那麼可以進一步解釋:朝歌縣以西一百里外,便是黑山所在!
考慮到向西二十里,便已經是太行山脈,也可以認為,那一帶也是黑山賊的活躍區域。
“兄長髮現了什麼?”關羽好奇問道,畢竟盧琰目前在別的地方忙著。
“據我所知,有好幾股賊人,在太行山脈活躍。為首的……似乎是叫做張牛角的。”劉韜想了想,以前看小說的時候,看過類似的內容。
另外據他所知,這個時期,張牛角其實沒有起兵響應黃巾賊。反而是黃巾賊被平定的次年,也就是公元185年才起兵。
說起來,張牛角真的是在太行山起兵的?因為張燕是黑山賊的首領,習慣會看成是他們都來自太行山脈……只是記憶沒錯的話,張牛角似乎是在鉅鹿郡癭陶敗亡的。
隱約他似乎抓住了什麼,記憶裡面,有個埋藏得很深的記憶,應該是張牛角的描述。
只是既然現在都沒有回想起來,就意味著它在腦海裡面,是那種,一掃眼看過,但一開始調查的目的本來不是那個,所以記憶並不深刻,甚至一般情況下,都很難回想起來。
真能做到的話,那自己的‘過目不忘’本領,也算大成了吧?
劉韜在認真回憶,那個或許只看過一眼,但很快就沒有在意的資料。沒有誰會專門為了穿越累積那麼多的知識,最多是看小說的時候,好奇這個人,所以去看一下。
再加上時間有點久遠,要在腦海裡面挖掘出來,也多虧他有13點精神。
“博陵縣?”劉韜嘀咕了一個地名,“記得博陵縣,似乎不是在蠡吾縣以東對吧?”
“是的,博陵郡博陵縣。桓帝時期,為了追尊其父孝崇皇,以博水為陵,分蠡吾縣之地建立博陵縣。同時分中山、河間和安平郡數縣,設博陵郡,郡治博陵縣。”簡雍倒是稍微做過功課。
的確是這樣,所以當時他們並沒有去博陵縣那邊,畢竟那邊已經不是中山郡。
“原來如此,我們沒有過去啊……”劉韜沉思,當時其實應該過去。只是當時也沒有想起,張牛角其實是博陵縣人這點。
之前搞錯了,其實張牛角是在博陵縣舉事,而張燕其實是常山真定人,和趙雲是同鄉。這個時期已經聚集過一幫強盜在太行山遊弋,回到真定的時候,麾下已有近萬人。
有那麼一瞬間,也想過,正史裡趙雲是不是和張燕認識,甚至曾經在一起混過。
最終的結論是:張牛角在明年起兵,褚燕則在真定響應,最後在癭陶合兵一處。張牛角中箭後,念及隨他舉事的兄弟,就讓他們認張燕為首領。後者為了更好收攏這些人,認張牛角為義父,並且改名張燕。
“兄長……”關羽想不明白,畢竟劉韜行為感覺有些亂。一下這裡,一下那裡。
“沒什麼,只是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思想開始把許多碎片連線到一起了。”劉韜看著他擔心的樣子,連忙解釋,“我大概知道,朝歌那邊覬覦運糧隊伍的賊人是誰了。”
“哦,到底是何方神聖,能讓兄長知道他的存在?”關羽有些好奇,據他了解,劉韜曾經‘看’過未來發生的事情。只是有些囫圇,所以看得不太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