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很想說一句,他想說樊琳琅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可問題就在於,那真的只是牛犢嗎?
若真將樊琳琅比作是牛犢,那這隻牛犢只怕是要比這虎還壯吧?樊琳琅的實力,的確很可怕。
不提年齡等條件,樊琳琅的確有跟他叫板的資格。
而且古青陽剛剛提及的聚寶道和多半道,也的確是與他有莫大的因果關係。
他背後的道統就是多寶道,而他本人的真名就是多寶。這多寶道更是由他一人一手建立的。
至於那聚寶道,則是與他的多寶道成敵對關係,而且還是宿敵的那種敵。
在很多年以前,這人世間本沒有什麼聚寶道多寶道。
在很多年以前,這人世間就只有一個號稱寶道人的絕世強者。
那個絕世強者以收集天下眾寶為道修行,自從透過此道邁過第十境的門檻之後就成了真正的強者。
古往今來,大荒世界一直都是強者無數。然而縱是強者無數,眾多強者之中也是有真強者存在的。
這真強者的席位裡,便有這位寶道人的一席之位。
寶道人之所以成名,就是因為寶道人一打架就祭出各種寶物。
在很久之前的那個時代,幾乎所有強者都知道,那寶道人打架主打的就是一個財大氣粗。
別人都是隻有一件兩件寶物省著用,只有寶道人,打架祭出的寶物就沒有重複的。
別人都是用寶物殺人,寶道人則完全是在用寶物砸人。而這寶道人也正是他的師尊。
寶道人因聚寶多寶而成名。
從第十境到第十五境,寶道人用了大半生的時間。
寶道人一生的夙願就是憑藉寶道突破到十六境。
很遺憾,直到隕落之時,寶道人也沒能突破十六境。
但,寶道人在晚年收下的兩個弟子卻是真正地做到了這件事。他的這兩個弟子,名為聚寶和多寶。
起初,這對師兄弟也是無比和睦的一對兄弟。
但隨著他們的師尊寶道人給他們定下了突破十六境的目標,在後來的修行中,他們還是起了衝突。
同樣都是修行寶道,聚寶所奉行的道就是聚寶,是重在收集。
而多寶所奉行的道,則是在聚攏收斂天下眾寶的同時。更要明白該如何用寶。
這就是他們兩個人的意見分歧所在,也是他們矛盾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