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大多數的石塊年紀都比他大,多則已經活了十多萬年,少則活了上萬年。
而周明嶽這石塊僅僅才出生三千年不到。
不過石塊一族的繁衍力是很差的。
當年紀大的石塊活過二十萬年後,就會因為靈魂的衰老而逐步走向死亡。
當它們死亡之後,屍體就會在不斷崩解的同時,朝著石塊一族所佔據的中心處移動過去。
在那裡,這些石粉會聚集起來,形成一個個石頭芽孢。
這些石頭芽孢在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將其內孕育的石塊朝著外面噴射而出。
運氣好的石塊在飛往外界時,沒有被撞碎裂的話,就會誕生出靈智,成為石塊一族的新成員。
運氣差的石塊很可能在飛出一段距離之後,不斷撞擊在那些石塊前輩的身上,從而碎裂。
而這些初生石塊碎裂之後的碎片,就會成為石塊一族的食物,讓它們吞噬之後,迅速長大。
光這麼看的話,這石塊一族不管從生存邏輯,還是環境而言,都是極為舒適。
唯一讓人有些不太適應的便是這些石塊食用同族。
當然,如果從人類角度出發的話,那些畢竟只是石頭沙子,周明嶽感覺還好,沒有太大的噁心。
由於這石塊族天生的懶惰,或者說佛系,使得周明嶽可以不用擔心暴露身份來探查這個世界的秘密,至少在石塊族這個範圍內,是不用擔心的。
但唯二讓周明嶽感覺有些麻煩的就是:一,它們是利用自身的懸浮天賦來進行移動,所以石塊移動的速度比較慢,從周明嶽所處的外圍區域朝著中心處移動過去,足足讓他消耗了三年時間。
二,當靠近中心區域一定範圍之後,那些從中心區域飛射出來的石頭芽孢數量就開始迅速增多。
稍有不慎,周明嶽就可能會被那些石頭芽孢擊中。
對於一塊成長不到三千年的石塊來說,這樣的撞擊是很危險的。
在被撞擊兩次之後,周明嶽降臨的這石塊就殘缺了小半。
按照這樣的趨勢下去,最多再來兩次,他就差不多就會自行崩解,成為中心區域用來繁衍石頭芽孢的石粉了。
周明嶽也不得不停了下來,轉即將目光落在了旁邊的石塊上。
一個漆黑的洞口憑空出現,轉瞬便將那石塊吞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