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是因為故人相見,在孟庭章一番解釋合理後就沒有多想,可之前有了談陌的提醒,他又怎麼會繼續信任孟庭章,甚至疏忽大意呢?
孟庭章出了問題,可能是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的問題。
那麼這也就意味著一件事,孟庭章所說的不祥之類,只能略作參考,至於到底如何,還需要去看一看。
他不能對此事放任不管。
畢竟孟庭章當年和他的關係,確實很好。
當然,一旦發現涉及到了不祥之王的丁點線索,那麼他會立即帶著談陌和小郡主離開。
喝了茶,歇息了一陣,便又繼續上路。
這會兒,因為蓮花僧出了汗,一身汗臭,小郡主就不高興和蓮花僧待在一塊兒了,談陌儘管也出了汗,但一身淡淡的清香,始終都掩蓋不住,小郡主便跟在談陌身邊,這讓蓮花僧直翻白眼。
日落西山的時候,進入了一個山城。
這位於山間的小縣城,總體並不大,最熱鬧的縣城中心,也只有三條街道而已,買賣的店鋪,更是屈指可數,連客棧都沒有一家。
不過縣城內的一戶富戶,聽說了大儒孟庭章到來後,帶人來迎接,還把他們請進了自己家中。
相較於破落的縣城,這富戶家中,就顯得唐麗堂皇了。
甚至因為眼下朝綱崩壞,這富戶直接在府中養起了私兵,有三百人之多,分批次晝夜巡視,堪稱戒備森嚴。
這一戶富戶,儼然就是這座山城裡的土皇帝。
這位“土皇帝”姓李,名元和。早年還捐了一個官身,不過在清廷崩壞後,他就直接脫掉了官服,養起了私兵,沒有佔山為王的意思,但這一帶,無疑是他說了算。
李元和是儒家弟子,自詡才華橫溢,還給自己取了一個雅號“一半大儒”,意識是他能算半個大儒。
當地人懼怕他,便都隨他心願,稱呼他半大儒李元和。
這次李元和打聽到大儒孟庭章要路過此地,早做準備,為的不是讓孟庭章收他為徒,而是讓孟庭章承認他的學問。
這樣一來,李元和就能從“一半大儒”,變成真正的大儒了。
榮華富貴享受夠了,李元和便開始追求這流芳百世的名聲了。在他看來,這大儒名聲,無疑是能夠流芳百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