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還有其他的選擇,那就是重塑武道信念。”
李逸之沉聲自語著,眼中精光閃爍
既然‘武道即國道’這個信念無法持續了,那就捨棄不要。
當然,李逸之也不是完全捨棄不要,而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升級。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無論是在倚天世界,還是在大唐世界,李逸之一直都是扮演著‘授人以魚’的角色,為天下百姓提供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
可是,在他‘授人以魚’的時候,其實也在扼殺著天下百姓的未來變數。
因為一切都是他給的,天下百姓無從選擇。
“既然這樣,那麼在這陽神世界,我便給天下百姓,一個自我選擇命運的機會。”
李逸之自語著,他眼中的精光更加銳利了,宛若閃電般,刺破虛空,思維也在瞬間無比地活躍了起來。
什麼人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
答案是有實力的人。
在這一刻,李逸之決定布武天下,讓天下所有人都擁有修煉成聖的機會,授人以漁。
就如原著裡,洪易在後期發下的宏願,願天下人,人人如龍。
也即是說,從今以後,李逸之的武道信念,就從武道即國道,昇華為了武道即人道。
這也是李逸之,在人生格局上的一次昇華。
武道即人道和人人如龍相比,雖然過程都差不多,都是讓天下百姓能夠擁有強大的力量,擁有足夠的智慧。
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因為人人如龍在本質上,和武道即國道是一樣的,都是單方面的給予,屬於授人予魚。
同時也因為這個宏願太大了,大到他洪易永遠也完成不了,因而始終無法超脫。
而武道即人道則不一樣,李逸之只是給了天下萬民一個選擇的機會,至於能不能把握住,最終是龍還是蟲,卻全看他們自己。
因而對於李逸之來說,他並不用擔心自己完成不了。
在完成武道信念的轉變後,李逸之就感覺神魂無比的清爽,像是被洗淨了塵埃的鏡子,一朝光明綻放。
他心念一動,神魂便破殼而出,落在了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