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逸之的讚歎之色,塗老非常有成就感,他踱著步子來到東面的一個書架前,說道:
“李公子,這些書籍都是我們從大禪寺運來的,足有十三萬冊。可以說,即便是你們人族的很多世家,也沒有老夫這裡的藏書豐富。諾,這《道經》就在上面,你來取吧。只是可惜,這些書籍太過雜亂,我們想要找書,實在是個麻煩。”
李逸之走上前去,看到一排的書籍都是《道經》,足有四五十冊,每一冊都不薄。
在《道經》之下則是《武經》,同樣也有四五十冊。
可見當初大乾王朝編纂這兩本典籍,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
李逸之想要《道經》,更想要《武經》中的過去彌陀經。
他接著塗老的話說道:“塗老,我也算是讀過幾年書,懂得如何分類。我還是幫你把這藏書室裡的書籍分下類吧,反正我本來就準備找個地方修煉,不急著下山。”
塗老自然是求之不得,他忙作揖一拜,說道:“那就多謝李公子了。”
“無妨,這對我來說,也就是十來天的事情。”
李逸之微微一笑,道:“再者說,這裡的書籍如此豐富,我也想借此閱覽。”
塗老和自得地說道:“不是老夫吹噓,這裡有很多都是大禪寺的孤本,外界根本看不到。李公子為我們整理書籍,自然可以隨意閱覽。”
“那就多謝塗老了,我現在就開始吧。”
“好。那老夫先去為李公子準備住的地方。”
塗老走後,李逸之並沒有急著去看《武經》《道經》,而是把書架上的書籍,全部搬到了空地上,然後對書架進行標籤,分為經史子集修。
經,是儒家經典著作;史,是史書;子,是百家著作;集是文集,即詩詞彙編;修,是修煉秘籍。
在這五大框架下,又分為若干個小框架。
把這些框架分類好後,他後續的工作,就是把所有書籍分門別類地,放到所屬的書架上就可以了。
忙完了書架的分類,李逸之才停了下來,席地而坐。
在他身前放著兩摞書籍,分別是《武經》和《道經》,他準備先粗略翻閱一遍,瞭解下這個世界的修煉體系。
李逸之首先拿起了《武經》第一冊,開篇就講:武學最終,乃是堅固肉身,超脫生死,絕非殺戮逞強。世間如苦海,肉身如渡海之筏。若肉身堅強,則能載人直達苦海彼岸。
按武經上所說,武道修煉分為七大層次,分別為練肉,練筋,練膜,練骨,練髒,練髓,換血。
其中練肉稱為武生,練筋稱為武徒,練膜稱為武士,煉骨稱為武師,練髒稱為先天武師,練髓稱為大宗師,換血稱為武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