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無數飛鴿飛起,這個訊息以極端的時間內,很快傳遍了中原,傳到了域外。
無數武者,懷著朝聖的心理,紛紛朝洛陽湧來。
…………
國公府。
李逸之出關了,歷時十五個月,他終於完成了《乾坤典》。
這《乾坤典》為煉體之法,有著非常完善的修煉體系,只要不是太笨且擁有足夠的毅力,基本上都能夠修煉到化勁。
不錯,就是化勁。
當初因為煉體體系的不完善,使得化勁需要領悟了拳意才能夠突破,這個缺點現在被李逸之給補上了。
至於化勁之後,最終能夠修煉到什麼程度,那就要看個人天賦和機緣了。
但饒是如此,僅憑這一點,就讓《乾坤典》超越了四大奇書。
畢竟化勁相當於後天巔峰,即便是放在江湖上,那也都是一派之內的中高層力量。
換句話說,日後這個境界就是爛大街了,隨便一個農民都可能達到。
出關之後,李逸之便找到了宋缺等人,一番商議後,便定下了登基的時間。
最後,宋缺問道:“逸之,這次你又多少把握,這凝聚金丹之法,你已經創出來了?”
王通等人紛紛看著李逸之,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
李逸之點了點頭,說道:“突破之法我已經完善出來了,問題應該不大,我有七成的把握。具體的我都記錄在了《乾坤典》上。只不過,我的突破之法只適合我,宋叔可以借鑑,不可照搬。”
宋缺渾身一震,內心的興奮無法壓制,欣喜道:“好,好。有你的一條大道作指引,對我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對於他這樣層次的強者來說,只要有參考之法,自然可以創出屬於自己的突破法門。
就像是一層窗戶紙,沒有捅破之前,那是天塹;捅破之後,就會感覺也就這樣了。
接下來,朝廷上下開始行動了起來,為一個月後的登基大典做準備。
首先,作為如今皇帝的楊浩,下了退位詔書,正式退位。
然後宋缺等人開始商議國號、年號等。
國號就為楚,年號則是武興,代表著武道興盛之意。
洛陽城外的五色祭壇也很快搭建好了,高有九丈九,非常浩大,作為祭天之用。
一個月之期,在萬民的期待下,終於到了。
這天,洛陽城外人山人海,圍繞著祭壇周圍,數以十萬計。
為了保證百姓的安全,朝廷直接動用了十萬大軍,用來維持秩序。
武院裡的大量高手,也開始散佈於人群中,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混亂。
在無數人的歡呼聲中,李逸之乘坐龍攆,率領百官來到了祭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