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悠悠,轉眼間又是三個多月。
在這三個多月的時間裡,天下雖然平靜,沒有什麼戰事發生,但卻也是風雲變幻。
因為洛陽的制度改革,牽動了天下無數人的心神,那怕是外域各族,也是紛紛密切關注著。
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制度,把皇帝曾經高高在上的威嚴,給徹底打下了雲端。
畢竟皇帝可以選舉產生,自然也就沒有了所謂的神聖性。
同時,這種新制度的誕生,也像病毒一般在全天下蔓延,讓各方勢力的首腦紛紛痛恨不已。
特別是李唐,李淵更是恨得咬牙切齒。
因為洛陽的制度改革,讓關隴各門閥世家們,看到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前景和希望。
皇帝能夠被選舉出來,那他們這些老牌貴族,沒有理由培養不出一個皇帝來啊。
既然如此,那他們又何必去費心費力地,去支援李家人做皇帝?
也因而,關隴世家們和李家之間,出現了一個無法彌補的裂痕。
他們不再積極支援李家了,甚至還開始暗中收攏力量,扯起了李家的後退。就是希望李逸之能夠早一點打進關中,好完成天下統一。
李唐如此,竇建德的夏國也好不了多少,甚至更加糟糕。
因為竇建德是平民出身,本身就沒有什麼底蘊,全靠山東世家的支援。
如今山東世家們,也和關隴世家們一個心思,著眼未來,希望培養出個皇帝來,自然是希望竇建德早點完蛋。
李逸之在接到錦衣衛的密報後,也是有些意外,哭笑不得。
他沒有想到自己搞個制度改革,竟然直接動搖了竇建德和李淵的統治基礎。
不過,此時他已經沒有心思去理會了,因為這制度改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極難,各種問題的出現,讓人可以崩潰。
好在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他終於在洛陽及周邊完成了制度改革,接下來就是向全國推廣,複製經驗了。
到了這個階段,接下來的制度改革就不需要他再主持了,交給宋缺等人即可。
因為這段時間的制度改革,讓他感受到一股更加磅礴的大勢加持到了他的身上,那怕他是幾乎沒有修煉,修為也在蹭蹭的往上漲,已經到了突破的邊緣。
李逸之心中不由明悟,推動時代朝前發展,意義要遠比安定天下要深遠得多。
於是,他把宋缺等人召集了起來,說道:“諸位,我的修為將要突破,需要閉關一段時間。接下來你們全力配合宋缺,完整全國範圍內的改革。如果屆時我還沒有出關,對外征戰之事,也全權由宋缺配合。”
宋缺等人自然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