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璇如小孩子般,跳躍到了岸上,興致勃勃地說道:“接下來我們走陸路吧,每次出川都是坐船,這兩岸的景色我都看膩了。”
李逸之自然沒有意見,道:“也好。我們進城吧,休息一晚上再走。”
在離夷陵城三里時,李逸之看到了片巨大的軍營,營地內營帳連綿十數里,旌旗林立。
石青璇疑惑道:“這裡怎麼會聚集這麼多大軍,莫非是要攻打巴蜀?”
她雖然不關心天下大勢,但卻並不笨。
這夷陵乃是進入巴蜀的前頭堡,一下子聚集了這麼多大軍,自然是要攻打巴蜀的。
李逸之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我這次入蜀,便是希望能夠說服獨尊堡歸降。如果他們不降,那就只能夠出兵攻打了。”
石青璇哦了聲,她對軍政之事並不感興趣,於是轉而說道:“既然已經到了夷陵,那你是同我一起入蜀,還是隨大軍一起?”
李逸之輕笑道:“與美同行多好,跟隨大軍而行,太大煞風景了。”
石青璇嬉笑了一聲,並沒有覺得李逸之話中,會有其他曖昧的意思。
實際上,這半個月相處下來,兩人就像是多年的知己好友一般,可以談心,卻不會摻雜其他感情在內。
李逸之和石青璇進了城,找了家客棧,要了兩間上房。
在吃過午飯後,他說道:“青璇,我有事要去一趟軍營,下午就不能陪你遊覽夷陵了。”
石青璇道:“嗯,無妨,我一個人就好。”
…………
城外軍營,帥帳中。
李逸之坐在主位,聽著秦叔寶的彙報:“國公,根據錦衣衛傳來的訊息,如今巴蜀各方正在商討著結盟,意圖抵抗我們入蜀。另外,李唐的人也到了巴蜀,正在遊說各方投靠他們。”
李逸之淡淡道:“我們的行動如此明顯,李唐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不過,相比於我們,他們是處於劣勢,倒不用太在意。那怕巴蜀的人投靠了李唐,我們也可以打進去。”
秦叔寶聲音鏗鏘道:“國公,如今我們十萬大軍已經枕戈披甲,隨時可以出征。”
“好。我明日便入蜀,你隨時聽候我的命令列事。”
李逸之又詢問了不少的訊息,當得知王世充投降後,他頗為意外。
不過,突厥人支援李淵和竇建德之事,又讓他暗怒不已,他生平痛恨勾結外族的人,更疼恨外族南侵。
李逸之冷道:“既然突厥人敢插手,那到時候就把他們一起收拾了。還有,你飛鴿傳書給王通李靖他們,讓他們擇日遷都洛陽。”
遷都洛陽,不僅擁有著軍事意義,更有強大的政治意義。
因為楊廣時期,洛陽便是實際意義上的國都。
如今朝廷重新回到了洛陽,給天下百姓釋放的訊號,便是朝廷將再度收服各地,一統天下。
“是,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