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等人不解地看著李逸之,他們這些做屬下的心中著急。
你李逸之不做皇帝,我們這些人的職位和爵位,也提不上去啊!
李逸之見此,只好假裝解釋道:“諸位,如今我們和李唐他們對峙,短時間難分結果,因而我準備在巴蜀破局,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慘重的傷亡。”
李靖瞬間明白了李逸之的打算,實際上他也這麼想過,於是道:“國公的意思,是準備用隋朝大義,逼降巴蜀,然後從漢中取道,進攻關中?”
李逸之點頭,說道:“不錯。雖說隋朝已經名存實亡,但是對於天下百姓來說,還是有著不少影響力的,李唐如今也還尊楊侑為帝。如果我們能夠逼降巴蜀,那我們就可以逼得李唐分出兵力退守關中,從而使得他們兵力分散。”
沈落雁看著李逸之,雖然感覺李逸之的解釋很勉強,但是作為一名好屬下,她還是幫著圓謊。
於是,她笑著說道:“國公此計甚妙,一旦李唐調兵回關中,那麼我們便可在東線突破,擊敗竇建德。屆時便是三面合圍李唐,一統天下,勢不可擋。”
在座的每一個都不是笨人,他們見李逸之似乎不欲急著稱帝,也只好按下了心思,紛紛贊同計策。
李逸之說道:“關於逼降巴蜀之事,由我親自出面說服獨尊堡。只要能夠說服獨尊堡,巴蜀便可平定。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再由秦世寶率領十萬大軍進入夷陵,進行武力威懾,同時日後也可以接管巴蜀。”
夷陵就是今天的宜昌,是進入巴蜀的必經之地,位於荊州的長江上游。
羅通就駐紮在荊州,同樣有著十萬的兵力,如果再加上秦世寶的十萬,那便是近二十萬大軍。
相信如此大軍壓境,巴蜀各方勢力會懂得如何選擇。
事情商量好後,李逸之第二日便離開了許昌。
隨後幾日裡,淨念禪院夜戰的事情,也快速傳遍了天下,無數人震動。
不僅宋缺晉升為了大宗師,李逸之更是連敗寧道奇和畢玄,成為天下第一高手。
當然,對於正道各派來說,最震動的還是慈航靜齋將要解散。
要知道在過去百多年間,慈航靜齋一直是正道各派的領袖。
如此高高在上的門派,竟然要轟然倒塌了,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
而就在李逸之離開的第三天,王世充就派遣使者到了許昌,送上了降表。
王通李靖等人驚喜,王世充的投降,意味著李唐等各方的聯盟,被撕裂出了一個大口子。
在得知此事後,李淵和竇建德自然是又驚又怒。
不過好在,這時從突厥傳來了好訊息,頡利可汗表示願意支援他們,對抗李逸之。
不僅援助了他們各自五萬匹戰馬,更是分別派遣了兩萬精銳騎兵,進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