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忙忙碌碌中,轉眼間就是二十天。
李逸之也忙碌了整整二十天,甚至連傷勢都沒有太多時間去治療,不過他也總算把所有事情都理順了,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有兩件。
第一件事情是新幣的推廣。
為了能夠籌集驍果軍的軍費,李逸之把主意打到了國庫上。
於是他便拿著樣幣去找到了楊廣,並告知楊廣,如果推行這套錢幣,他們可以憑空得一成多利潤。
楊廣見樣幣精美,又能夠憑空得一成多利潤,自然是萬分同意。
於是,李逸之便把國庫內七百多萬銀子,以及兩百多萬兩的黃金,全部鑄成了新式錢幣,五銖錢另計。
如此以來,他不僅有了足夠的錢幣用於推廣,同時也獲得了數百萬的利潤。
有了數百萬兩銀子,李逸之不僅一次性補足了驍果軍六個月的軍餉,更是還提高了全軍軍餉,使得將士歸心。
第二件事情則是揚州軍的大勝。
在李靖的率領下,經過十數天的進攻和追擊,江淮軍終於潰不成軍,杜伏威狼狽而逃,難以再成氣候。
於是,李逸之便書信一封給李靖,讓他安排好軍中事物之後,儘快趕回揚州。
實在是沒有辦法,李逸之實力擴充得太快,導致手中人才極度匱乏,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
雖然說驍果軍已經算是歸心了,但是對於軍中的那些將領,他卻還無法完全信任,因而必須要一員信得過的大將來統領,這人自然是非李靖莫屬。
羅通雖然也還算合格,但是如今已經是禁衛軍統領,而且能力有限,暫時還不能夠獨當一面。
至於文臣方面,雖然也有田文、薛鎮、高守義,以及原總管府的那些官吏。
但是說實話,這些人都不算大才,無法替李逸之總覽全域性,那怕是田文。
畢竟說到底,田文以前不過是個教書書生,能力確實有限了些。
這是為什麼,這二十天時間裡,李逸之都一直在忙碌的原因,每天睡覺不超過兩個小時。
沒辦法,手下人能力不足,他只能夠親力親為。
雖然這些天,李逸之是忙是累了些,但是他卻在冥冥中感應得到,似乎有一股大氣運降臨在了他的身上。
也因而,即使這段時間他沒有去刻意療傷,可是傷勢卻也好得極快,而且修為也有種在勇猛精進的感覺,似乎離突破又不遠了。
在江都,李逸之用了二十天的時間,就完全鞏固了成果。
而天下大勢,也在快速變化中。
首先是江都周圍的勢力。
江淮軍遭到重創;沈法興和李子通在加緊攻城略地;瓦崗寨在李密的建議下,集結大軍進軍滎陽;甚至連長江以南的鄱陽會和巴陵幫,都在蠢蠢欲動。
其次是北方。
最大的變化是太原的李淵終於起兵了,旗號是怒斥李逸之挾持天子,因而他們要進軍長安,輔助代王楊侑,迎回楊廣。
對於天下的變化,李逸之看在眼中,但是並沒有做出什麼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