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孫先生領導的同盟會,最終推翻了清政府,但是因為思想上的不成熟,還是導致了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輕鬆竊取了。
但是歸結到本質上,還是同盟會的力量太弱,太散了。
李逸之沉吟說道:“其實我覺得,首先同盟會的組織,還是有些鬆散了,我們必須要要有一個嚴密的組織,而且還需要有嚴格的行動綱領,以及政治思想路線。”
“其次,我不大讚同你們現在四處起義的決策,雖然看上去是極大的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但是我們自身卻也損失不小。因而,我們應該是以滲透為主。”
“如今清政府不是在各地編練新軍麼,我們完全可以進行滲透,最終掌握這些新軍。如此以來,不僅徹底瓦解了清政府的武裝力量,我們自身也將憑空得到大量的軍事力量。”
孫先生點頭,說道:“你說的是很有道理,可是如今國內,普通民眾思想麻木,想要透過滲透來掌握新軍,恐怕很難。”
“這正是我最後想要說的,既然國內民眾思想麻木,那我們就幫助他們開智啊。”
李逸之說道:“我們首先可以在文學界,展開一場文化解放運動,然後在這運動中,極力宣傳先進的思想,幫助民眾開智,爭取到新軍的同情和支援,這樣以來,滲透就容易多了。”
“而且,相比於起義,我認為文化運動更能夠動搖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同時看上去也非常的隱蔽和溫和,不會引起清政府太多的注意力。”
“到時候全國各省的新軍皆被滲透,孫先生再振臂一呼,改朝換代,不過是一夜之間的事情。”
孫先生面色潮紅,雙目放光,似乎看到了美好的未來。
他朝李逸之深深一躬身,鄭重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此刻才明白,為何一場隆中對,就可以成就劉皇叔的一份帝王霸業了。和逸之這一番話相比,我想隆中對,也不過如此吧。”
陳真也是敬仰不已,他從沒有想到,李逸之不僅繪畫厲害,眼光和謀略也是絕頂。
面對孫先生和陳真的敬佩,李逸之嘿嘿一笑,心中怪不好意思的。
說實話,他也就是打打嘴炮而已,如果不是來自未來,他恐怕還不如陳真看得遠。
畢竟在這個時代,陳真才是人傑,就別說是孫先生了,那是時代的弄潮兒。
“孫先生謬讚了,我也就是理論上厲害,至於接下來的具體策劃和執行,那還要看孫先生的了。”
孫先生忙說道:“不不,我一點也沒有誇大,如果新民國能夠建立,那逸之必然是最大的功臣。對了逸之,你先前說的話,我得馬上去記錄下來,以免有所遺忘了。心五,接下來,我希望你能夠對他們兩人,可以悉心傳授。”
杜心五站在一邊,他是全程看到了孫先生是如何被李逸之折服的,於是忙說道:“是,先生。”
孫先生急衝衝地走了,而且接下來的三天,李逸之都沒有再見到他。
據杜心五所說,孫先生這些天不是在編寫計劃綱領書,就是和人開會,忙得一塌糊塗。
在這三天裡,李逸之和陳真都會來到同盟會館,跟著杜心五學武。
杜心五,人稱南北大俠,師從大宗師徐矮師,也就是自然門的創立者。
自然門和其他國術流派,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們把人體整體看待,練就全身完整的勁力,起步就是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