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飛快,又是一年的八月。眼看著又快到了莊稼成熟的季節,農戶們的臉上卻不見喜悅的表情。這倒不是天災做怪,收成不好,而是朝庭同江南謀反叛軍的仗還沒有打完。
所以啊,這糧食果真上漲了。為了前方的軍隊沒有後顧之憂,農戶們上交的糧食也多了。要真是遇到收成不好的時候,那可真得要吃不上飯了。而且據傳聞說,平叛大軍一改之前的‘勝利在望’,打了很多的敗仗。
據呂洪聽回來的訊息,這敗仗的原因是因為大周朝的平叛大元帥竟然被刺殺身亡。主帥一死,軍心自然渙散,便屢吃敗仗。現今朝庭的大軍已經退到江邊,處於防守之態,也不知道這陳王的大軍會不會打過江來。
如此一來,江北面靠著揚子江的各州府,都處於很壓抑的氣氛之中。特別是農戶們,不僅要擔心今年能不能吃上飯,還要擔心自己的家園能否保得住。雖然附近的州府都有軍隊駐守,以防有什麼特別的情況發生,可這所有人的心裡都很忐忑。
“哥哥,那只是傳聞不能太過相信的。而且咱們這裡有天塹,陳王的軍隊要想過江,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聽著呂洪的敘述,呂香兒居然有那麼一瞬間想起那個有過一面之緣的少年將軍。只不過,不等呂香兒再深想下去,呂洪便又岔開話題。
短短三年時間,呂香兒已經有了‘吾家有女初長成’的變化。原來又瘦又小的小女童,越發的清秀漂亮了。按此變化來看,呂洪可以想像得出,待呂香兒及笄之後,會是怎樣的美貌佳人。
想到這兒,呂洪看著書的眼睛眯了起來,臉上的神情有些莫測。他可是記得那個張小寶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見到呂香兒之時,他臉上那種笑容讓呂洪很是厭惡。看起來,在呂香兒有了良人之前,得好好看著她。經過三年多的練武,呂洪變得要比同齡成熟一些,身材也高大很多,一點兒也不像十二歲,也是有些威懾力的。
其實,呂家兄妹變化這麼大,也多虧了呂家的生活水平要高於同村人。糧食漲了價,酒的價格也便漲了。可這水果卻因江南打仗的原因降價了,呂香兒釀的果酒便在這個時候露了頭。而且,呂家的果酒也越來越受歡迎,甚至附近的江陵府也有些買家到青石縣收購果酒。所以,呂家因此賺了不少錢。
“阿孃回來了。”呂香兒看到遠處坐在牛車上,慢慢駛近的呂二孃,忙起身迎了出去。呂洪被打斷了思緒,也放下手中書,緊隨其後。
坐在牛車上的呂二孃穿著半臂的交領襦裙,外貌與三年也沒有多大的變化。唯一的不同就是呂二孃的笑容,在她和離之後,要多了不少。而此時,呂二孃繃著臉的情形倒真是不常見。
呂洪現在是最見不得自己的兩個親人不高興,忙問道:“阿孃,你怎麼了,是不是童掌櫃為難你了?”
“沒有,自縣丞大人出面之後,他怎麼可能再為難阿孃。”呂二孃提起精神,將牛車交給呂洪,便拉著呂香兒進了院子。
呂香兒卻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有幾分把握地說道:“阿孃,是不是那個張大嫂又在你面前說什麼了?”
呂二孃拍拍呂香兒頭並沒有說什麼,而是進了廚房。呂香兒與呂洪對視了一眼,便清楚一定是呂二孃回村的時候遇到了張大嫂。而且,她肯定還沒說什麼好話。
自村裡人發現呂家一車一車往外拉罈子,都明白呂家的果酒買的很好,肯定賺了不少的錢。有不少人明著與呂家親近,想知道呂家釀果酒的方法。暗地裡,這些人卻說著呂家的是非。張大嫂便是其中之最讓呂香兒糾結的人物。
開始時,張大嫂一改之前的態度,上趕著來呂家竄門,對等呂香兒與呂洪可是見一次誇一次。可當她想偷偷進入泥房被呂香兒發現並傳揚之後,張大嫂與呂家的關係可謂是‘壞’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