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大都三十萬鐵騎壓鏡的危機接觸,甚至還主動與南粵建交示好,甚至還表示將年年向南粵國進貢頗多的物資。在南天盛會舉辦前的這個夜晚,皇帝顏來大赦,舉國歡慶,全民狂歡。
國都落雲城,無論街頭巷尾,處處掛滿了喜慶的紅燈籠,張燈結綵,好不熱鬧。皇宮門口的那條護城河沿岸,燈火通明,人頭攢動欣賞著,河上來回巡遊的畫舫,如詩如畫。
今晚的落雲城是不閉城門的,大都像南粵進貢,建交示好的訊息。如春風拂大地,此時人盡皆知。加上南天盛會的開啟,各式各樣人們,單獨賞景的,成雙成對的,或者是整群扎堆的,個個臉上洋溢著溫暖如春的氣息。今晚所有的人們都將徹夜狂歡。
落雲城的燈火輝煌,照亮夜的狂歡,熱情似火。桃花院外頭的喧囂,打破了院子內屬於兩人的寧靜。
“我們出去透透氣?”
她點了點頭。
無論是他還是她,這種熱鬧非凡的場面好像離得很久很久了。雖然他鄉不是故鄉,難免還是會有一種:且認他鄉作故鄉的感慨。
陳長風拉著楊小煩的手,邁出桃花院的大門。兩人並肩同行,想往那人山人海的護城河方向走去。
楊小煩看著這熱熱鬧鬧的場景,依稀想起了四歲那年,發生在元宵節時的一件小事。
那年他年幼時,在家鄉清風城南北道的周遭,算是名頭最響亮的一名小惡霸。每次她去父親的書院裡,都能聽到許多關於他的“英雄”事蹟。
記得那一年元宵節結束後的第二天,書院的弟子們說起了他昨晚的“英雄”壯舉,那可是滿臉的“佩服”。甚至還有年紀比他還大好幾歲的,聽到他昨晚事情之後,也是一臉的崇拜。
她知道他有兩個不錯的朋友,一個叫林榮,一個叫童小財。林榮老實木納,而另外那位童小財,那可是鬼點子滿腹,多如牛毛。
在家鄉南北道盡頭的東南處,是一處名為方家村的地方。那裡大約有百來戶人口,是整個清風城的最偏僻,也是最貧窮的地方。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水馬龍,基本上都是一些低矮的泥坯房。那裡的老百姓務農為生,都是種些雜糧,瓜果蔬菜等。每日的清晨那些村民都會推著手推車,去送貨給城裡那些高貴王侯將相府邸。每當月底結算錢財時,經常會受到那些王侯將相府裡,那些管家的無端剋扣與壓榨。
村裡有戶姓方的人家,那男主人好像叫方必遊的。聽說那個方必遊而立之年過半時,才娶了個外鄉來的媳婦,那媳婦還有些姿色,腦袋大概也是不好。那年他們家有個三歲的女兒,眼睛大大的可是瘦骨如柴,聽說生了某種奇怪的病。方家遭受某位大戶人家的欺負,賣瓜果蔬菜的銀子沒能要回來,跟人家據理力爭時被那大戶人家的護院打斷腿。她那腦袋瓜子不好的媳婦,狀態好的時候還能幫著撿些剩菜剩飯,狀態不好時,也只能在一旁默默的流淚。這一對可憐的父女沒銀子醫治,只能可憐兮兮的每天躺在床上,一天過一天,似乎在等死。
—————
離護城河還有一段不近的距離,楊小煩停下腳步,看著陳長風,欲言又止。
“想說什麼呢?”陳長風看著她這幅模樣,笑了笑。
“能跟我說說,五歲那年火燒方家村的那件事嗎?”楊小煩好奇的看著他,忍不住開口問道。
“為什麼突然想問這個?”
“我記得那晚元宵節,也似這般熱鬧,”隨後楊小煩接著好奇道:“那件事,我阿爹誇你做得對,還說你有國士無雙之才。我當時也不明白,現在想聽你親口跟我說。”
陳長風深情的看著楊小煩,感覺到她那雙潔白的小手緊了緊。接著零零碎碎的回憶著當年那件小事。
清風城裡,那條戒備森嚴的清水道,是一處街道兩旁,朝廷上文武百官建造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