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阿看向王崗,見王崗情緒有些不對,便道“我知道你現在在想什麼。
你要清楚的知道,如果讓天子掌權,那麼天下必定會再次大亂,那些不服大將軍的人會紛紛起兵,兵災一起,會產生什麼結果,你這個洛陽人應該是最清楚不過的了!”
史阿這話一半是說給王崗聽的,一半則是說給自己聽的。
“卑職明白!”王崗堅定的點了點頭。
他的確見識過了沒有強力統治者的大漢天下是多麼悽慘。
那一聲聲彷彿還在耳邊環繞的哭喊聲讓他放下了對吉平等人的同情。
王崗原名王岡,洛陽人,曾在王越處學過劍法,現在明面上為虎賁陛長,實際則是錦衣衛的一名千戶。
自然,他所獻給吉平的一切計劃都是出自錦衣衛之手。
——十餘日後廣宗
國事會議還在繼續。
無論是盧植還是其他國事代表,在適應了兩天後,都已經習慣了國事會議的流程。
讀草案,討論,質疑,回覆,投票,出結果,透過或者否決打回。
雖說效率比天子獨斷要慢的多,但這個慢的多的前提是天子幹活,回顧之前幾十年,大機率是宦官幫天子獨斷。
與其如此,還不如現在這樣,最少,大家的意見是能影響最後結果的,還能將事情真的做下去。
“這個國事會議我看還是挺好的,大家把事情放在臺面上說,天下各州代表都在,少數服從多數,等法令下來後,各州郡也知道是怎麼回事。”
“是啊,聽說以後各個代表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提案,只要能透過委員會的稽核就能上會討論,我準備下一次開會,提一下讓官府組織百姓在農閒的時候出去做工賺錢的事情,聽說司隸那邊因為要擴建長安,只要能帶人去做工,那些商賈就當場發人頭費!”
“我準備下次提一下田地定期清查的事情,現在規定兩年定期查驗,下面根本做不完,不如每年抽五分之一的田地查驗,五年輪一遍,這樣就好多了。”
“如果真的可以提提案,我想提一下私學的補貼,這都是教書育人,我們有的私學其實也招收非本族的子弟,官府只補貼公學,不補貼私學,不免有失偏頗。”
又是自助餐,盧植可以明顯的感覺到眾人對國事會議的態度發現了變化。
很多本來敵視馬強,敵視國事會議的人,現在也開始稱讚其這種制度的好處了。
最高法草案第二次審議在昨日已經結束了,結果依舊是不透過,但贊同票已經突破了六百張,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越來越多人贊同虛君制度。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