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達,你在這呢,這是艦隊那邊傳來的資料,他們已經測算過了,他們的船隻最大吃水是三點六二米,我們最少要挖出三米七深的船軌,比我們想象中的吃水深度還要大一些。”龐統拿著一疊電報走進來說道。
為了配合船軌計劃,本來在長江口巡弋的船隊也進行了吃水深度的統計。
“之前從船廠拿到的資料不是最深吃水三米三七嗎?怎麼現在卻是三米七了?”
司馬懿被這個訊息嚇得站了起來,還好多了個心眼,否則非得被錯誤資料害死不可。
“是火炮,戰船上的人和物資彈藥都可以解除安裝下來,但火炮沒法在淮水這邊解除安裝,因此吃水深度比之前預計的要更深。”
司馬懿吸了口氣,點頭道“明白了,我立刻下令修改計劃,但這一下增加了這麼多工程量...”
“我看得給工程隊鼓舞一下士氣啊,比如吃好一些,發一些衣物藥品。”
司馬懿聽著龐統的話,有些不置可否。
在他看來,給民夫吃的再好,穿的再好,也無法讓民夫把所有的力氣花在工程上。
原因很簡單,反正是幹一天活發一畝地,幹好幹壞一個樣,為什麼要全力以赴呢?
還是得靠皮鞭才能讓這些民夫用盡全力的幹活!
“吃自然是要吃飽的,士元你幫忙帶人多巡視一些,不可讓下面的那些滑吏貪腐了民夫的伙食。
至於其他的,我們的人力不足,還是把精力多花在督促上吧。”
龐統想了想,點頭表示同意。
——藕塘亭
從藕塘亭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個亭的位置是靠近水的,準確的說,它就在淝水邊上。
藕塘亭因藕塘得名,這段河道上長滿了荷花,不少百姓就靠著這段河過活。
水下的蓮藕,水上的蓮蓬,水中的魚蝦,這些都是四周百姓過活的屏靠。
本來藕塘亭的百姓對官府說要把淝水斷絕,然後挖河道的事情是不太願意的,但得知只要出工後就可以得到田地後,立刻舉雙手雙腳贊成了。
為什麼藕塘亭的百姓大都得靠水活,還不是因為沒田嘛!
藕塘亭的百姓沒田的原因還和其他地方不同,其他地方大都是因為田地被豪族侵佔,因此貧民無田可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