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科學家闖漢末> 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北上之路(十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北上之路(十一) (1 / 3)

“之前廣播中曾經介紹過平原郡的學校。

廣播中說,不到十年的時間,透過平原郡上下努力,已經讓平原郡的文盲率從原來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降低到了不到百分之五十。

現在看來,廣播中說的果然不假啊...”

諸葛亮是眾人中聽廣播最多也最認真的。

“百分之九十九?平原本就是富裕之地,怎會有這麼多目不識丁之人?”崔鈞被這個資料嚇了一跳。

平原郡人口超過百萬,這就代表只有不到萬人是識字的,這也太少了。

畢竟那些大族子弟,官吏豪強都肯定是識字的,怎麼樣也不應該不足萬人啊。

諸葛亮解釋道“這是因為河北將非文盲的標準定的很高。

我記得是河北掃盲標準是認讀寫用算。

也就是認識超過八百個常用字,並且能做到會讀會寫會用,還要求會千以內的加減法。

這些都是需要考試的,考試透過後官府會發放證書和一些財物。

按照這樣的標準,別說普通百姓,就是之前的一些小吏都無法達標。

說之前的文盲率是百分之九十九,依我看還是故意往低了說的。”

聽了諸葛亮的解釋,崔鈞也就明白了過來。

他剛剛以為的文盲是指大字不識一個的人,而諸葛亮說的已經可以說是粗通文墨了。

其實古代從未有人統計過識字率,但從明初施耐庵筆下的《水滸傳》中的對魯智深的描寫就可見一斑。

在文中魯智深是西軍軍官,官至渭州經略府提轄,這可是個有品級的官了,但依舊是大字不識,連官府緝拿自己的海捕文書都不認識,也就是後來出家當和尚後要念經才勉強學了一些字。

這還是宋明時期,此時是漢末,識字率可想而知了,要不是馬強早在紅星營的時候就開始搞掃盲,搞夜校,積累了不少人手,他在平原想掃盲都找不到人來開展這項工作。

但也是因為不斷的開展掃盲,普及教育,使得馬強手中有一支自己打造出來的官吏隊伍。

這個隊伍中的人雖然很少有如諸葛亮這樣等級的大才,但馬強需要的也不是什麼大才,而是能支撐基層機關執行的大量低階官吏。

“如果是按這樣的標準,平原郡的文盲率居然降低到了一半以下,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石韜咂舌不已的說道。

“畢竟是十年經營的結果啊...

走,我們四處看看吧。”

崔鈞帶著眾人往平原城的方向走去,此時他們所在的位置其實並不在城裡,而是城外的渡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