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科學家闖漢末> 第八百二十九章 蔣欽和周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二十九章 蔣欽和周泰 (1 / 3)

“怎麼了?倭國有白銀很奇怪嗎?他們難道不是主產白銀的嗎?”

“營主,貧道從未聽過此事啊,是不是營主你記錯了?”

不會有錯啊!馬強想了想,拍了一下腦袋說道“對了,倭國的銀礦還沒發現吧!”

這一下,眾人更加不信了。

倭人都沒發現,你倒是發現了。

但實際上,日本是真的有很多銀礦。

別看日本小,日本資源真不少,在歷史上日本是世界性的黃金白銀生產大國。日本以一隅小島在美洲開發之前為世界貢獻了大約5%的黃金,大航海時代初開之始世界上年產白銀的三分之一產於日本,尤其是最為著名的石見銀山。極盛時據說年生產38噸白銀,也就是小四百萬兩白銀,如果按一斤十六兩計算,則是六百多萬兩,簡直是嚇死人啊。

不過就和馬強猜測的一樣,這個時候的日本因為開採技術低下和還沒發現這些大銀礦,因此雖然也產白銀,但還沒後來那麼誇張。

按照歷史,最大的石見銀山是要明朝才開始大規模開採的。

當然,因為日本和中國長期的貿易逆差,使得日本的白銀自己也沒用到多少,大部分都流入中國,讓中國在宋之後漸漸進入到白銀時代。

而也因為大漢缺少金銀這樣的貴金屬產出,因此到現在金銀這樣的貴金屬還無法充當日常的貨幣。

馬強雖然在推行錢票,但也知道在此時,大部分的百姓還是喜歡摸得著的金屬貨幣,錢票更多還是用在商賈之間。

“明公放心,貧道一定會做好此事!”

知道倭國有白銀,甘始工作的動力明顯又加強了不少。

“好了,讓那些被推選出來的工匠過來,我想和他們談談。”

沒一會兒,幾個工匠戰戰兢兢的走了過來,但等到馬強詢問日常工作的難點時,這些技術型人才也漸漸放開了。

“明公,海船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龍骨難尋,第二個便是做計劃太難了。”

青島造船廠自然也是“國企”,是馬強計劃經濟體系的一部分。

“計劃難是什麼意思?龍骨又如何難尋了?”

“我們都是工匠,這計劃需要各種計算,我們工坊善於數術的人實在不多啊。”

如果說計劃經濟最需要的是什麼,那必然就是海量的數學人才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