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常的答覆儘管看似是沒心沒肺的玩笑,但也是徹底的證實了某些事。
由今夜的圍殺可見,公冶常有可能從很早開始,便已經盯上了蕭遠手中的那一件重寶。
只是顧書冷很快就推翻了這個猜測,以當時蕭遠的修為,公冶常要窺視他手中重寶,根本不可能等到顧書冷出手的機會。
因為憑著他的手腕與能力,早已得手。
唯一的解釋,那便是公冶常一是也不知道或者不肯定蕭遠手中重寶;再就是知道重寶,卻因為沒有蕭遠的行蹤遲遲無法奪取。
思索萬千,其實他更傾向第二種解釋,由此也才能夠解釋在他剛剛得到那件重寶以後,公冶常就已經提前佈下了這個局。
一切就如守株待兔,等著他幾年謀劃最終得到這件寶物,甚至熟稔這件重寶的用途,算到顧書冷利用這件寶物回到顧草堂裡。
不過卻又衍生了一個疑問,那就是公冶常為何能夠在數年前就已經肯定,他能夠找到蕭遠,並且能夠成功奪取那件重寶?為什麼能夠肯定他懂得利用這座大陣的某些‘後門’?
顧書冷想到一個可能。
在與蕭遠對話之時曾提起一句話來,似乎有人一直在尋找他的蹤跡,還錯以為顧書冷就是那個仙門派出的人。
仙門有一種與這個天下修士‘天機術’類似的‘大預言術’,這種獨屬於靈族的術法,它能夠看到未來某些畫面。
它無法看清有遮掩手段的蕭遠,卻能夠看到今後得到那件重寶的顧書冷的畫面。
所以才有了三年前就開始的佈局。
也就有了今夜無聲無息的收官。
甚至能夠令顧書冷毫無察覺,連起疑的‘念頭’都被掩蓋過去。
這便是靈族神秘無比的術法,‘大預言術’。
只不過,大預言術的強大歸強大,卻有著不可逆的副作用。他下意識悄不可察的看了一眼那名綵衣小童。
兩人距離明明極遠,在夜色之中甚至無法看清,只是那名綵衣小童竟似有所察,一雙幽深的眼眸投射而來。
那雙眼睛幽光詭秘莫測,如近在咫尺。
顧書冷神情沒有絲毫波動,很是自然的一掃而過。
是因心中無比清楚,眼下根本不是非要滿足求知慾,死的明白的時候。
他在棋盒拿起一顆黑子,隨手落子,就像是尋常巷弄的無知少年,又如初出茅廬的愣頭青,無所畏懼。
天人十品,先手棋。
常以‘陰謀論’來揣摩對手心思的人,大多都比較多疑。
公冶常明顯一愣,臉色先是古怪,隨後略微思索就已釋然。
不過是一局可有可無的棋局而已,無論勝負與否,於眼下大局根本沒一丁點的影響。
因為,這世間所有陰謀詭計的成功,都建立在“實力”兩個字之上。
這個“實力”可以是個人強大的修為,也可以是手中掌握著強大的勢力以及修行者。
很顯然,顧書冷與公冶常兩人,就同屬於第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