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想了想覺得不對,問道:“邯鄲不好打,為何武安君拿下長平,兵分三路,直撲邯鄲?”
王齕早就想過這個問題,直接答道:“征伐之事,重在時機。我們拿下長平,坑殺趙卒,趙國君臣還沒有反應過來。我們直撲邯鄲,或許真的可以破邯鄲,亡趙國。然,戰機稍縱即逝。趙國敢拒絕,割地、賠款,與我們開戰。邯鄲,真的不好打。”
王陵拱手感激道:“聽左庶長一席話,我總算明白了。武安君為何拒不受命,領軍出征,攻伐邯鄲,再建功業。”
王齕見對方說出這句話,明白了自己的用意,鬆了一口氣道:“這是我為何提出四十萬才能伐趙的原因。也是我來見你的原因。”
王陵明白過來,神色有些慌亂道:“那我該怎麼辦。”
“王上已經下達詔令,攻伐邯鄲。詔令,不可更改,伐邯鄲,勢在必行。”王齕嘆息道:“你自己闖下的禍,自己去收拾。”
“我拿不下邯鄲,王上豈不是…”王陵越想越害怕,後面的話,說不出來。
“你放心大膽地去打邯鄲,執行王上的軍令。”王齕安慰道:“你若拿不下邯鄲,打得艱難。王上為了臉面,也會增兵助你。若還是拿不下邯鄲,王上就會讓人取代你。就如長平一樣,王上以武安君取代我。”
“左庶長的意思是說,我攻邯鄲不順,王上會逼武安君出戰。”
王齕正色道:“會。”
“有左庶長這句話,還有武安君為後盾。”王陵鬆了一口氣道:“我就先與趙國一戰。”
翌日,朝陽初升。秦國咸陽,鼓聲大作。秦國將士,整裝待戈,儀容整齊。旌旗紛飛、刀戈林立。陽光照射在兵刃上,發出寒冷的光芒。三通鼓聲剛過,秦王稷登上高臺,祭天拜地。秦王稷唸完誓詞,轉過身來檢閱三軍。
秦軍高呼道:“秦國萬歲,王上萬歲。”
數十萬人之音,齊聲而發,響徹天地。
秦王稷手臂向上一舉,臺下鴉雀無聲。秦王稷高喊道:“趙國背信棄義在前,羞辱寡人再後。此仇,不可不報。”
“殺,殺,殺。”
“寡人以王陵為將,統率爾等,破邯鄲,亡趙國,揚秦國之威,雪寡人之恥。”
“殺,殺,殺。”
秦王稷吶喊道:“天佑秦國,此戰,必勝。”
“天佑秦國,此戰,必勝。”
“寡人備好美酒,等著兒郎破趙雪恥。”
“我等不負王恩,破趙雪恥。”
“破邯鄲,亡趙國。”秦王稷見三軍將士士氣高昂,眾將士鬥志昂揚,拔出長劍,高喊道:“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