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尹清悅,臉上那淺淺的微笑,卻是一直未曾改變,彷彿黃教授的問題,只是問她今晚有沒有吃飯喝水般簡單輕鬆。
“我在歌唱比賽海選的時候,曾唱過一首京歌,”
尹清悅輕啟朱唇,從容不迫地回答道,“您當時,也問過我差不多的問題。”
“只不過,當時您是問我為什麼唱,而現在,您是問我為什麼改。”
尹清悅臉上雖是笑著,但她的語氣卻十分地誠懇、鄭重。
“其實,我改編這首曲子,和當初選唱那首京歌的初衷,都是一樣的——
希望憑藉我的微薄之力,讓更多的人看到、聽到,並喜歡上我們國家的這些傳統藝術。”
“在這個出行和通訊日益便捷快速的時代,不僅是各個國家內部的各民族文化在互相融合,甚至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文化,也在進行著更深層次的交流。”
“這是好事,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我們國家年青一代的人,很多都是看著倭國、花旗國的動漫,聽著他們的音樂成長起來的。”
“他們能將這些動漫裡的人物、故事脈絡娓娓道來,甚至是對這些動漫的作者或出品公司的經歷和發展歷程如數家珍;談起國外流行音樂,也能說得頭頭是道。”
“但如果你問他們:我國的傳統藝術有哪些,瞭解有多少?對山歌有什麼印象?”
尹清悅笑了笑,“恐怕能說得出幾種來的,沒有多少人,而對山歌之類的藝術形式,更是知之甚少,最多就是覺得:很土。”
臺下的觀眾發出了善意的笑聲。
“其實這也很正常,”尹清悅又接著道,
“就像外國人覺得夏國是個神秘、美麗的國家,他們甚至一度誤認為,我們夏國人人都身懷絕世武功——會飛簷走壁不算,還能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觀眾席中爆發出大笑和鼓掌。
“他們對我們夏國的文化,充滿了好奇,所以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十分熱衷於來學習、研究。”
尹清悅等場內稍稍安靜之後,繼續道。
“好奇是互相的,學習是應該的,但自己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能丟。”
“可是,怎麼才能打破年輕人對於傳統藝術固有的,深奧、冗長、乏味,甚至是腐朽等等的印象呢?”
“那首京歌,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也許,先讓大家喜歡上類似的,朗朗上口又淺顯易懂的,由傳統戲曲或山歌改編而來的歌曲,便能引發大家對傳統藝術的興趣,從而開始自發地去加深對傳統藝術的瞭解呢?”
“當然,那首京歌珠玉在前,而我的這個作品,也許在各位專家老師的眼中,連木櫝都算不上,可我願意去努力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