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場室內,也是譁然一片。
“和我們(薈萃附中)的得分好像!”
“去掉一個最高分:99.5分;去掉一個最低分:96分,”
主持人雖然憑著自身良好的職業素養,仍保持著得體的微笑,可他心中的驚詫,一點兒也不比觀眾們的少。
“最後得分是……97.7分,和目前排在第一位的象省薈萃附中隊,只相差了0.1分!”
薈萃附中的學生們,剛要站起來歡呼,卻被尹清悅抬手製止了,與此同時,主持人的話,也在繼續。
“……元都音樂學院附中,有沒有可能在大眾評委的投票環節中,反敗為勝呢?”
對啊,還有最後一個環節,如果大眾評委投元都隊的票數,哪怕比薈萃附中多一票,也能立刻反超他們,奪下冠軍!
“五!”
“四……”
觀眾倒數的聲音,一下下,彷彿砸在薈萃附中師生們,和他們支持者的心上,所有人都心跳加速地,等待著結果。
當然,按照一貫的套路,在這個緊張的時刻,主持人是肯定會宣佈插播廣告的。
螢幕上播放的是廣告,比賽現場內,則是公證人員正在緊張、嚴謹地核實票數。
廣告過後,主持人出現在鏡頭中。
“歡迎各位……”
一番口播之後,終於到了要宣佈大眾評委投票結果的時刻。
“投票結果是……”
…………
注:彩調劇,俗稱調子、彩調劇、彩燈、哪嗬嗨等,廣西地方傳統戲劇。現實中,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本文中尹清悅的分析只是根據現場的形勢而言,比賽的評分、勝負,也只是劇情需要而已,並非作者想要將傳統劇種分出個高低來——甚至本人在寫這些內容的時候,最初最真摯的願望,也是想要將更多的傳統藝術,讓更多的人能知曉、喜愛。希望讀者們不要誤會,謝謝。
PS2:元都音樂學院附中合唱的歌曲,是由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詞作家—閻肅老先生填詞;著名曲作家—何佔豪、陳鋼作曲的《梁祝》,這首《梁祝》是中國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響音樂民族化的創世紀。
PS3:周逸瑋的唱段,來自新版京劇《梁祝》——(我所使用的版本是)導演:張火丁;編劇:錢世明;張火丁飾祝英臺;宋小川飾梁山伯(網上還有個版本,是張火丁飾演祝英臺;賈勁松飾演梁山伯)。
PS4:西皮散板——京劇音樂聲腔術語,是自由節拍、無板無眼的唱腔結構,根據劇情的需要,演唱速度可快可慢。在劇中一般不作為重點唱段使用。字數限制,就不多說了,大家知道這麼個意思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