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這個呀,給統一安排在明天了。因為有些隊伍要明天才能到達,所以我們也沒辦法留太多的時間,給個人賽的選手來走臺,總要優先安排團隊的練習啊,是吧?”
劉老師連聲應是。
等工作人員離開之後,劉老師才拍了拍心口,暗道好險。
如果不是有贊助,他們也是屬於明天才能到達的那批人,這樣的話,也許尹清悅和秦烽他們,就沒時間走臺了。
可別小看了比賽或演出前的走臺,它的意義不是簡單的走走路線,熟悉位置而已,還包括了燈光、音響等方面的溝通和配合練習。
舉個例子來說:一臺大型的晚會,受邀請的嘉賓如果敬業的話,絕對會至少提前一天到達,溝通好走位。
然後讓調音師、燈光師、背景VJ明白你的需要,並作出相應的調整和記錄。
如果是需要錄製的話,還要熟悉機位。
有伴舞,則需要和排舞老師做一些溝通等等。
所以如果不是那種錯了可以cut掉,剪輯好才播放出來給大眾看的錄播節目,而是直播的話,一個嘉賓有沒有事先來走臺,其實是很明顯的。
比如我們經常會看到某些直播的晚會上,某個嘉賓拿著話筒唱歌,好像很費力,又或者好像聽不清耳返里的旋律。
這如果不是臨場發生的音響事故(這個可能性較低),那基本就是事前沒有和音響師嘗試配合除錯的結果。
有些嘉賓唱歌的時候,我們覺得TA與身後的伴舞格格不入,甚至有些迷之尷尬的感覺,那麼十有八九,伴舞是主辦方提供的。
他們事先根據嘉賓要唱的歌曲進行了伴舞的編排,但是嘉賓卻沒有和伴舞進行過事先的練習、走臺……
諸如此類的晚會“車禍現場”,大部分與嘉賓自己不夠敬業,耍大牌又或是實在抽不出時間提前到場走臺排練,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