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陽一邊努力回憶著小周和他說過的話,一邊斷斷續續地回答道:“當時那個副總,說的是……
哦,對,寧城藝術學院的蔡教授,他對我們那個副總說,瞿嘉霓雖然沒進最後的決賽,可是在臺上表演時,張弛有度,很有自己鮮明的特色……”
“嗯……他還說,那個瞿嘉霓私底下和你們幾個的關係很好,他曾經好幾次看到過,你們五個人同進同出的……
如果是做組合的話,熟悉的人之間,更容易培養默契。”
沐陽說完之後,尹清悅立即掏出手機,撥了一個電話出去。
‘這尹清悅真的只有十六歲嗎?以往我去替手下藝人談合約的時候,都沒感覺有面對她時,那麼的棘手。’
沐陽心中暗暗吐槽,因為在他回答問題的時候,完全無法從尹清悅的表情,判斷出她是否相信自己的話。
此時見她撥打電話,沐陽便乾脆不做聲,等待尹清悅下一步的舉動。
尹清悅撥出的電話,很快便被接通,裡面傳來蔡教授爽朗的笑聲。
“哎呀,今天是什麼風,讓我們的尹大才女,打電話過來給我這個老頭子呀?”
自從海選,特別是謠言事件之後,尹清悅便和三位教授的關係,漸漸熟悉起來。
加之黃教授對尹清悅愈來愈明顯的愛護,最後黃教授更是私下對蔡、曾二人表露過,尹清悅是一位失聯多年的老友的後輩,這兩人對尹清悅的態度,也從原來的欣賞和客氣,變得更為有意親近。
尹清悅對這二人的心思,洞若觀火——對她親近維護,無非就是想在黃教授那裡,做個順水人情罷了。
這些世態炎涼,她前世到處跑場時,見過的不知凡幾,只是也不點破,畢竟,人生在世,多個“朋友”,也好過多個敵人。
尹清悅面上表情淡淡,她的聲音中卻透著溫和的笑意:“蔡教授您過獎了,我呀,打電話來是想替嘉霓謝謝您呢。”
“哦?”蔡教授的語氣,似乎有些不明所以,但仍然被尹清悅聽出,他其實也在等著這通電話。
於是她順水推舟地解釋道:“我接到元都飛躍演藝公司的邀請,說是準備將我和其他幾個好朋友,同時簽約,然後以組合的形式一起出道。
本來因為嘉霓沒有進入決賽,他們是想籤別人的,後來,全靠您的推薦,才最終選定了嘉霓。”
“啊……你這麼一說,我便想起來了,唉,人老了啊,記性不大好……”
蔡教授打了個哈哈,轉而又彷彿擔心地問道:“怎麼?我沒有好心辦壞事吧?”
“沒有,我剛才就說了,這通電話是專為感謝您的,”
尹清悅語氣誠懇地再次道謝,這一次,她臉上的表情,更為誠懇。
“我們都是新人,如果被分散簽到不同的公司,肯定不如都在一家公司裡,能夠互相照應來得好。
不管最後簽約成不成功,您對嘉霓的伯樂之恩,對我們這幾個學生的維護之情,我們都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