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公主沒有想到,這考古題林紹聞竟然一題都不能答對,實在讓她傷心。
不過傷心之後,她也還是寫了一封信,讓僕人轉交給林冰梅。
她對於嘲諷詩事情沒有提,只是希望林冰梅能夠來皇莊,切磋學問,談論詩詞。
林冰梅收了信之後,告訴林紹聞這件事就這麼揭過了,建文公主乃是天家之女,林紹聞也多多包容幾分。
林紹聞心中有著怨氣,自我勸解說:“這好男不和女鬥,我林紹聞雖然算不上大丈夫,也不至於和你一個女子鬥氣。”
心裡雖然是這麼寬慰,但是總是覺得有一口氣憋不下去,他回到自己房間,不由小酌起來。
這一邊酌酒,一邊翻著書看著,這是一個喚做棗莊笑翁寫的。
這是崇文七年才有刊刻的,這一刊刻,就收到了喜愛。
在這本花間影刊刻之前,這世面上的章回體,無非是才子佳人,或是演義志怪,或是官案俠客。
才子佳人對於林紹聞來說,沒什麼樂趣,他本人不是才子,對於這些才子也沒有什麼感覺。
至於演義,他連歷代都分不清先後的,最開始還能圖一個熱鬧,後來見這談的無非是帝王將相,反而沒有多大興趣了。至於志怪,他信奉子不語怪力亂神,對於這個嗤之以鼻。
官案俠客就更不用說,這縣官見了他還要行禮,怎麼會看進去。
這花間影就不同了,是前所未見的章回體,這虛構了一個某地某縣幾個家族,其中以一家為主,如同串珠子一樣,將幾家的大小實情寫出來。
林紹聞見書中的公子如同自己一樣,天生尊貴,儀表不凡,整日混跡在胭脂水粉之中,說不出的羨慕。
林紹聞這輩子,除了婢女之外,見過同齡的女子就只有自己妹妹了。
不過林冰梅如同一個道學先生,林紹聞也十分很少和她交談。
這本書林紹聞手不釋卷,終是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夠如此。
林紹聞喜歡,但是不少道學先生對於這本書深惡痛覺,認為這書有傷名教,應該焚燬才是。
林紹聞也是憑藉了自己關係,讓書院的人買了,不過這一百二十回,只買到了前八十回,聽書院的學生說,因為這書被道學先生唾棄,後四十回沒有雕刻。
林紹聞覺得可惜,心想這樣奇書,竟然遭受了如此遭遇,真可謂蒼天不仁了。
如今林紹聞以酒為佐,翻閱起來,只見這書中詩詞倒是有幾分有趣,於是抄錄下來,到時候請林冰梅斧正,自己也可以用來裝點門面。
第二天,林紹聞就行動起來,林冰梅看了之後,詢問林紹聞說:“這些詩你是從哪個集子抄來的。”
“說不出來妹妹不敢相信,是從一本抄來的。”